神风特攻队飞机最后发信的接收地
主要的看点是电信室、作战室,还有旧日本海军大将丰田副武使用过的墙面装饰精致的司令长官室。地下战壕从塞班岛陷落后的1944年7月开始建造,随后旧日本海军司令部及中枢部先后转移到日吉。和平时期也曾使用地面上的建筑物,但因空袭等危机所迫,要员开始转移到地下战壕内工作。
移迁至日吉后的司令部,完成了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等战役作战方案的制定,并决策了1945年4月“大和”号战列舰冲绳特攻一事。当时地下战壕的电信室内,不断接收到“大和”号因美军飞机猛烈攻击而逐渐沉落的消息。据称,冲向美军舰艇编队的神风特攻队飞机持续发信的无线电波,也一连数日在战壕内回响。地下战壕不仅是旧日本海军的中枢,也是“战斗的最前线”。
同行的导游在介绍参观意义时称:“这里的地下壕在总长度上虽然不能和长野县的松代大本营相比,但和松代大本营不同的是,日吉地下壕是用于实战的据点。它作为战争遗迹保存下来,有传承记忆的作用。”
此次参观地下战壕行程约1公里,参观时间为1个小时。虽然昏暗的地下战壕内并未保留战时用的机器,但在倾听导游讲解的同时,很多参观者都感受到了肩负国家命运而工作的紧张氛围。
近日有消息称,日本拟为“神风特攻队”申遗。有报道称,日本鹿儿岛县南九州市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2月4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递交申请书,希望将该会馆收藏的神风特攻队队员的遗书、信件等333件物品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试图篡改历史、美化日本“二战”侵略行为,其中就包括混淆视听,美化所谓的“神风特攻队”,把队员描绘成“为国英勇献身的英雄”。
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此前曾披露,有“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表示,他们中的一些人当年是被迫参战。
事实+
神风特攻队
1944年,日军为挽回在太平洋战场上连遭惨败的局面,组建所谓的“神风特攻队”,对美国舰队等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其成员大部分是十六七岁至二十来岁的青少年。
大多数神风特攻队员的飞行时间不满100小时,而且他们的飞机被拆除了一切逃生设施。“神风”飞机多由轻型轰炸机或战斗机改装,设备简陋,但装有大量炸药。经简单训练后,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首次出击,击沉、击伤多艘美军舰只,使美国海军大为震惊。
事实上,在不少日本人的心目中,神风特攻队员从来就不是什么英勇的化身。2006年上映的影片《神之风》中就说:“‘神风特攻’是残忍的,然而,带给盟军士兵死亡的那些神风特攻队员只是普通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