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马年春节假期结束了,虽然还有很多人在回程的路上,但上班第一天还是如期而至。该上班的是不是都马上上班了呢?上班的是不是都告别过年状态进入工作模式了呢?
新华社记者在多地窗口单位进行了实地探访。
部分单位“很在状态”
“来暗访呀,我们很自觉的,都在上班。”上午8点50分左右,记者来到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有工作人员和记者打趣。
这个中心仅有两个窗口,窗口内有4名工作人员都低头在电脑前面,此时没有人来办业务。“我们这里主要负责工伤鉴定,打工的基本还没出来工作,所以还比较闲。”一位工作人员说。
早上8点50分,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逐渐到位。前来办理公司注销的刘先生8点55分来到这里。他告诉记者,他的事情需要在109到113号窗口办理,而这个时候,109到113号窗口的工作人员都到齐了。
9点是服务中心正式上班的时间。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每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是在9点前来到工作岗位上,没有迟到和缺岗情况。
上午8点40分,离9点钟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内,前来办业务的人已开始在大厅内等候,工作人员也陆续到齐,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整理文件。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春节期间政务中心依然上班,因此,今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上午10点不到,在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记者看到,虽然还没有人前来办理业务,但每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到齐了,没人闲聊。一名工作人员说,“第一天来上班,更不能打马虎眼。”
部分单位“抽抽烟聊聊天”
9点刚过,记者来到浙江省省级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还未进大厅,就听到此起彼伏的聊天声。进门一看,这个百来平方米的办事大厅有21个窗口,基本都有人在岗,不过厅里空空荡荡的,仅有一个窗口有人在办业务。聊天声来自工作人员,至少有七八个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与前前后后的同事在大声说话。除此之外,几个工作人员在低头玩手机,还有一个男工作人员吃着包子,空气中飘着包子的味道,外面有人进来,他也照吃不误。
“这个窗口一进门就能看到,吃包子的形象太不好了。”一位办完事的杭州市民向记者“吐槽”。厅里的保安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早上8点30分上班,“开张”近半个小时,仅有两三个人来办事,大家没有事做。
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办事大厅。这里10多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基本在岗,不过开小差的不少,吃早饭的、聊天的、搞卫生的都有。
在合肥市某局的一个交易中心,9点钟上班的音乐准时响起,工作人员还在陆陆续续进入,互相寒暄问着新年好,一些男同志则在窗口柜台里围成个圈,互相递烟抽起来。
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疑惑地问:“同志,今天上班么?”“限购查询”窗口前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边在盆里洗着抹布边回答:“上啊,你有什么事?”然后慢吞吞拿抹布擦了擦桌子,开启电脑,“哟,系统坏了,你查什么,我进别的办公室查查。”
9点10分,“收费”等几个窗口的办事人员才陆续到岗,“财务窗口”前几个刚到的员工正在热闹地叙着家长里短,几个工作人员开始用办公电话聊天。整个交易中心25个窗口前,很少有工作人员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都是三五扎堆在聊着。“资金托管”窗口前的一位男工作人员与旁边的女同事说到兴奋处,竟然坐在了椅背上,双脚踩在椅子上,点起一支烟抽了起来。
9点20分,前来办理“房屋登记”等业务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工作人员开始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但相对清闲的窗口依然看不见工作人员的身影,一些男工作人员仍然在扎堆抽烟聊天。
9点35分,两辆轿车停在了交易中心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位工作人员,交易中心内瞬间安静不少,男同志的烟也掐灭了。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局里的领导每年上班第一天例行来给大家拜年。
9点41分,几位领导拜年结束离开,交易中心又恢复了此前的状况,几位男同志又点起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