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
清初上海商帮中
泉漳商人势力大
作者:范金民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清代前期福建商人的沿海北艚贸易》
清代康熙年间设立海关开海贸易后,沿海贸易迅速兴起,海道成为新的南北商品贸易大通道。
沿海运输商人中的福建商人,特别是泉州、漳州、福州和兴化四府商人尤为突出,他们不仅大力展开闽台地区对江南、山东、天津和关东的远距离北艚贸易,还以沿海都市上海、苏州、宁波、乍浦和天津等地为据点,以地域性商业会馆为纽带,将闽、广地区盛产的大宗商品蔗糖、果品、杂货,福建地区的大宗商品木材、纸张、靛青、茶叶,台湾地区的米粮等,源源不断地输向江南、华北和关东大地。
在上海的福建商人,从地域来说,以泉州、漳州商人最为突出,他们建有泉漳会馆。乾嘉《上洋竹枝词》描写:“圜寰居奇百货盈,遐方商旅满江城,洋行街上持筹者,多学泉漳鸠舌声。”可见泉漳商人在洋行业界的势力。泉州府的同安和漳州府的龙溪、海澄三县商人,于乾隆二十二年起始建会馆。同时置买北门外圩地,建造泉漳北馆。不久又置买会馆临近房屋田地,收取租息,作为会馆维持运营的经费。据说泉漳会馆,“其规模之宏远,气象之堂皇,横览各帮,洵无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