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平大道的积水路段走一趟,路人的雨鞋里灌满了水
■晋江池店镇潘湖村
一到下大雨,这里就成“港口”
潘湖村位于凤池路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泰路的交叉口,被附近戏称为“港口”。
昨天上午11时许,“港口”路面积水,低洼处积水深达二三十厘米,一辆厢式货车与一辆蓝色小车追尾。在路口候客的摩的工包师傅说,前晚11点多,这里积水最深的地方已淹没了大货车的大半个轮胎。
“下了大雨,这边就是‘港口’,推车生意很好。”家住池店仕春村的摩的工陈师傅说,前晚雨大时,很多小车熄火趴在积水中,几名男子站在路边等活,一些车主会出价两三百元,找他们帮忙推车。
晋江市交通局介绍,该处属于凤池路西段(泉安北路至324国道紫帽段)范围,今年6月将启动拓宽改造,届时,将变身为双向6车道,排水、路灯和绿化景观灯配套设施将一并改善到位。
■安海鸿江东路桥头菜市场
为增强排水,增设两个井盖
昨天早上6点半,贵州人余女士与五六十名菜贩,用泡沫箱装好蔬菜准备卖菜。
不到一个小时,天空就下起大雨。大雨下了近两个小时,积水最深可没过成年人膝盖。桥头中心小学门口的寿妙人行天桥下,是一个下坡路段,没一会儿,雨水将余女士的泡沫箱冲跑了,她抓住这个又跑了那个,忙活了半天,才把冲跑的菜都捡了回来。
卤料小贩廖先生,在这一带摆摊两三年了。他看情形不对,与几名男摊贩一起,赶紧将附近的水泥井盖都打开,并将里面淤积的垃圾掏空。
安海镇区管理处负责人李先生介绍,这里位于鸿江东路地势低洼处,近日计划在该处增设两个井盖,以增强排水能力。(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尤燕姿 张凯航 陈建辉 谢向明 黄谨 通讯员 舒显镜 林富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