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然与中国作家
马悦然(GoranMalmqvist,1924),瑞典人,汉学家高本汉的学生,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他曾翻译过《诗经》、《春秋繁露》、《西游记》、《水浒传》、《辛弃疾词》等中国古典著作,亦翻译了鲁迅、沈从文以及李锐的小说等当代中文作品,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的地位。
也许是缘分,马悦然真是非常喜欢顾城、杨炼等中国诗人的诗。那时顾城在德国,马悦然多次说,真想请顾城再到瑞典,就是一下子找不到钱。他称顾城是“会走路的诗”,衷心地爱他,可是顾城后来却发生那样的悲剧与惨剧,辜负了马悦然一片情意。他认为杨炼是寻找的诗人,可以回到先秦的时代。马悦然觉得他们都年轻而富有活力,也许可以展示中国新诗的未来。也因此,马悦然非常关注他们前行的足音,把他们当作朋友。
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厚土》,马悦然在十年前就注意到,并很快就翻译出版。近几年,他又翻译了李锐的长篇小说《旧址》,大约不久后也可以问世。李锐的两部最新长篇《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马悦然也很喜欢,他说,这两部小说就像诗一样。马悦然本人具有很浓的诗人气质,一旦遇到自己心爱的作品,则表露无余。
在当代作家中,除李锐外,马悦然还翻译过王安忆、莫言、韩少功等人的作品。他说,莫言的作品其实非常不错,“要是简洁一点,就完美了。”
马悦然还力挺过山西作家曹乃谦。在曹乃谦的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村庄》出版以后,在马悦然看来,这样一个只读到高一、会唱要饭调的“乡巴佬”(指曹乃谦),是“最有希望获得诺奖的中国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