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以来,作为省级“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沙县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沙县经验”。今年4月,沙县又获批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制定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服务评估等标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初具雏形。
三维建设立体美
沙县青州镇后洋村原来距集镇20多公里。2011年,全村整体搬迁至205国道边的涌溪村马铺街。新村规划总用地面积120亩,采用传统古民居式结合现代发展理念设计。如今,新村交通便利,休闲公园、饮水工程、沼气项目、农民别墅、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后洋新村是沙县新型社区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彩点”。2013年初,沙县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培育实施方案》,致力建设环境整治型、田园风光型、新型社区型、生态休闲型美丽乡村。同年10月,沙县被列入省级“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全面拉开“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建设。
点上,以10个美丽乡村典型村为重点。
线上,在304省道、205国道沿线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主体、受益者都是村民。沙县高砂镇渔珠村河道改造,村民无偿让出17户5亩的田;夏茂镇俞邦村村民筹资70多万元修复古廊桥;青州镇澄江楼村农户自觉拆除违章搭盖300多处,涉及165户6335平方米……
如何维护好建设成果?面上,沙县在全县171个建制村全面推行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农户受益面达90﹪以上。采取“本金不动、入股分红”的模式,设立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基金。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落实“门前三包”,对生活垃圾集中定点归位。统一配备垃圾桶、保洁员,并由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包垃圾清运,由县里统筹,开展监督检查,实行“以奖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