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尤溪: 黑木耳下田 增收大半年

来源:三明日报 2025-10-21 16:36 http://www.mnw.cn/

  金秋时节,正是黑木耳菌棒下地的关键时期。在尤溪县,7000多万棒黑木耳菌棒正陆续下地,各种植基地的连片田垄间,农户肩挑手提,忙着将一袋袋菌棒整齐码放,一派繁忙景象。

  在溪尾乡大宁村黑木耳种植基地,现场负责人陈而辉正与村民们一起忙着摆放黑木耳菌棒。“我来自洋中镇后楼村,溪尾乡空气好,适合黑木耳生长,人工也比较充足,我在这种植黑木耳4年了。10月8日启动菌棒下地,每天用工达四五十人,预计菌棒全部下地需要半个月时间。”陈而辉说。

  据了解,黑木耳每年可采收4至5茬,采收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4月。黑木耳鲜品每公斤售价约10元,干品每公斤售价为50至60元之间。因市场行情较为稳定,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得到调动。“因为我们的木耳品质好,浙江一带的收购商都直接上门来收,销路稳定。去年,干品每公斤售价约52元。预计今年效益会好些,我正计划种植40万棒黑木耳。”陈而辉说。

  与此同时,在洋中镇龙洋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摆放整齐,种植户朱卫民正与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翻动菌棒,以保证菌棒生长温湿度。“去年,我种了8万棒黑木耳,每棒收益约2元钱。今年天气好,我准备增加菌棒数量。”朱卫民说。

  近年来,尤溪县立足资源优势,把黑木耳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持续推进“稻菌轮作”模式,形成了“水稻+木耳”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县农业部门对种植、加工、保鲜、运输等实行全流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带动农户规范生产,从而保证木耳品质。同时,依托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科院等科研力量,开展黑木耳养菌阶段菌棒翻堆、菌棒翻转晒筒、废菌渣回田等试验,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尤溪记者站 肖 丹 通讯员 陈道波 黄功兴

原标题:尤溪: 黑木耳下田 增收大半年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弦歌不辍照古今——“书院文化”主题学术考
  • 福州今年首批新能源公交投运
  • 福州陆续投运60辆新能源公交车 重点服务109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泉州:秋日序曲 栾树花开(视频)
    泉州:秋日序曲 栾树花开(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600多人参与博创赛交通服务保障工作 2025福建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 漳州19个 南欧九国呼吁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不 10月秋播忙 晋江胡萝卜进入种植季 禧红20 海原农特产品直达漳州餐桌 博创赛:千人招聘专场广纳才 俄美外长进行“建设性讨论” 特朗普称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海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