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村位于尤溪县梅仙镇,离县城约10公里路程。
村口,6米宽的柏油路主干道宽敞干净,两侧太阳能路灯、文明标语、楼房整齐林立;半月岛畔尤溪河波光粼粼,不时有白鹭飞翔。
一晃三年,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已然蝶变为“明星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全景图
拆除旱厕
老排工,山歌唱出新生活
“半山半水半月岛,你看景色好不好?也有千年古老树,岛上还有五里香。半山生态真的好,所以鹭群来筑巢。”62岁的村民林上树唱着自编的尤溪方言山歌,侃起了村里的巨变。
“以前村道两边到处是鸡鸭舍、猪圈、旱厕等,还有5条又脏又臭的坑沟,扔满垃圾,苍蝇蚊子到处飞,大伙都叫它垃圾坑。”
改变,从2015年开始。尤溪县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当年3月,某雷达旅旅长林上斗退职回乡,自愿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家乡半山村,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带领村两委班子下决心改变半山,首先进行环境整治。
“村财没收入,还欠着三四十万元钱。到处是鸡鸭舍、猪圈、烤烟房、蘑菇棚、菜地、绿竹等,拆迁哪那么容易?”林上树心里和不少村民一样犯嘀咕。
村里召开全村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等30多次,并组织播放相关电视录像100多次,大力倡导“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
改变环境从改作风、转民风开始。“改造农村,眼光要看远,不要以私利为主,要从整个村着想,大家一起贡献一点。”“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乱花村里一分钱。”听了林上斗的这些话,林上树等村民对这个带头人有了信心。
好事能否办好,要让群众看到改变。村里首先投入100多万元,将2条垃圾坑沟分别改造成公园、停车场,其中一条坑沟就在林上树家门口。
“看来这个事能做下去。”林上树说。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了。
2016年5月,林上树等10多位村民带头砍掉了自家绿竹、果树,支持半山防洪堤等项目征迁建设。
对林上树来说,变化更大的是自己的生活。
“半山半水半月岛”,半山依山傍水,挨着四座山,每座山只有一半属于半山村,所以叫“半山”;半山与汶潭隔尤溪河相望,划江而治,所以叫“半水”;河中有座小岛,呈半月形,叫“半月岛”。
半山村有着鹭鸟、名木古树、古民居等特色资源,还被中国绿发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村里决定打造“闽中山水养生村”“闽中生态旅游村”,发展乡村旅游。村里花了5万元从武夷山买来11条竹排,从2015年“五一”期间开始运营“坐竹排、观鹭鸟、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产业收入达300多万元。
林上树原先在尤溪河上捕鱼为生。只要天气好,他每天从凌晨4点到上午8点,撑着小船捕鱼三四个小时,对尤溪河涨落变化等水情非常熟悉。于是,他被聘为竹排管理员,并兼职排工。
“以前每年捕鱼上百天,平均每天大约赚100元;捕鱼时三四个小时不说话,很无聊。现在吃上‘旅游饭’,每月能领2000元工资。”林上树说,“很多游客喜欢听我唱山歌,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