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清明节气有什么传统习俗?清明节风俗介绍

来源:新华社 2023-04-04 10:05 http://www.mnw.cn/

节令之美·清明丨5日9时13分清明: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 北京时间4月5日9时1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的清明。“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此时节,柳色青青,柳条长长,柳烟淡淡,正所谓“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自古以来柳枝就被视为驱邪避祟的象征。清明祭祖、扫墓,俗信认为会有邪祟出现,为防邪气侵扰,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而此时节也正值“柳色青青柳叶齐”之时,到处是“阳春三月柳色新”的景象,因此,清明又称“柳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射柳等习俗,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是插柳和戴柳。

  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关于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但当时的插柳活动并非在清明期间。这种情况在唐宋时有所变化,清明已成为全国性的祭祀节日,插柳也渐成清明的特别节俗。出城扫墓或踏青的人无不带柳回家,“插于门上”,说可以“明眼”驱邪。柳为春季应时嘉木,得春气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古人墓地一般都种植柳树。由于扫墓折柳的人太多,宋人有诗劝告“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清明戴柳的习俗也由来已久,有将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柳枝结成花朵插在鬓上者,还有直接将柳条插于头上者。戴柳既是孝心的展示,也是生命力量的祈求。

  萧放表示,清明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了驱疫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区还有纪年华、惜红颜的含义,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说。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用青青的柳条象征着对青春、生命的挽留。

  又是一年清明时,杨柳依依道春意。“最美人间四月天,气清景明,春光明媚,大家不妨走到户外,折一根柳条插在门前,或编一个柳圈戴在头上,在感受清明风俗的同时,尽享温暖春光和旖旎春色。”萧放说。(记者周润健)

原标题:5日9时13分清明: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央视中秋晚会播出时间几点 附直播平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参与
  • 八部门印发方案 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汽车行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漳州人联盟大会今日在漳州宾馆隆重举行 晋江:千年古桥畔 “最长夜光舞龙”惊艳 【2025年国庆中秋文旅畅享季】“丹青溢彩 漫步云霄 | 粗溪潺潺,洗净江心一小洲 华安这场“村晚”太接地气了,村民唱主角 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会见台商区籍海 十里蓝山:国庆假期人气旺 多元体验引客 漫步云霄丨国庆自“家”游,解锁漳州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