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具体时间几号开始几号结束

来源:闽南网 2022-05-27 10:04 http://www.mnw.cn/

  所谓的“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这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间段。初伏固定为10天,末伏也固定为10,而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因此三伏天总共持续30天或者40天。初伏出现的时间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微信图片_20200519184305

  2022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总共持续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总共持续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总共持续10天。

  “三伏天”是夏季天地阳气最盛之时,这时我们更要重视养生保健,小编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

  1、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

  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

  注意: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2、7个禁忌千万别犯

  1. 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2. 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3. 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 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4. 忌整天不出汗

  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傍晚出门走一走,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5. 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分钟-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6. 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① 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② 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③ 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④ 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7. 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3

  这样做舒服过伏天

  1.睡一个午觉

  夏季气温高,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补个午觉,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建议午睡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2. 喝一碗绿豆汤

  绿豆汤是解暑名品,推荐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熬煮,这样汤色不易变红;水开后加绿豆,煮8分钟~10 分钟即可倒出清汤饮用;如果想连豆带汤喝,可以把绿豆泡 1小时后,再大火加热半小时。

  3. 解暑吃点苦

  苦瓜、苦菊、窝笋、生菜等苦味菜,即可清炒又可凉拌,烹调时加些辣椒、蒜,可以防止寒凉过度。

  4. 饮热茶或温水

  汗液蒸发可带走体表的热量。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不过热茶不应超过 60 ℃ 。

  5. 穿宽松衣服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6. 适当游泳

  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 15 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游泳期间要注意多次少量补水。

  7. 心静自然凉

  三伏天高温酷热,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迹象。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缓解烦躁心情。

  4

  冬病夏治贴三伏贴有讲究

  贴三伏贴的时间

  从头伏开始连续三天,每天三至四个小时,连续三伏。如果一年中有闰伏,那就贴四次,三年为一个疗程来观察病情的变化。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 皮肤有破损不能贴;

  2⃣️ 贴敷当天不要游泳,建议贴敷4小时~6小时不要洗澡;

  3⃣️ 贴敷期间如果皮肤有灼热、痒痛应取下药膏;

  4⃣️ 如果对药物过敏或皮肤病以及女性生理期、孕妇、急性病发作期是不建议患者贴敷的;

  5⃣️ 在贴敷的过程中尽量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夏季贪凉;

  6⃣️ 如果已经是阴虚有内热,有口干舌燥,然后皮肤也很干燥,到了夏季都不容易出汗的这种人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三伏天吃什么

  1

  平安瓜

  1. 苦瓜—祛痱子:

  民间自古便有“苦夏吃瓜”之说。此时食用最有益身体,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感觉自己暑热烦渴,身上长痱子等情况都可以尝试在夏季餐单中加入苦瓜,凉拌、小炒、煲汤都可以。

  2. 丝瓜—平痰喘:

  丝瓜可谓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的功效。

  除此之外,如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治疗。

  3. 冬瓜—增食欲: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冬瓜具清热解暑功效,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同时也起着清热消暑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2

  祛病肉

  1. 黄鳝—除风湿:

  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2. 鸭肉—消水肿:

  鸭肉蛋白质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却低很多。

  鸭属水禽,由于生长在水边,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

  3

  消暑果

  1. 桃子—解烦渴:

  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润肠通便、解劳热、解烦渴的功效。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可以补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无机盐。

  2. 山竹—解燥热:

  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蕴含一种特殊的物质,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进免疫系统健康,令人身心舒畅。

  山竹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个就足够了。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贵州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李光荣
  • 在乌镇,感受寻常巷陌里的“智慧生活”
  • 超量购药、倒卖牟利 5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