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 已设立21个实验区

来源:新华社 2018-12-26 16:46 http://www.mnw.cn/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王莹)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介绍,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经过10多年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也设立了146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记者了解到,《办法》明确要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

  同时,《办法》明确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设立的条件和程序,规定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基础,应当在本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两年以上,成效明显。

  在审批环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后,总体规划不再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实施,改为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并报文化和旅游部备案。总体规划实施三年后,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可向文化和旅游部申请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授牌。

  授牌后是否永久有效?《办法》明确表示,对保护区建设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重点支持。因保护不力使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将严肃处理,并予以摘牌。

  《办法》同时规定要成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要通过实施非遗记录工程、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分类保护、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措施加强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品牌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推进普及教育等措施加强非遗传播宣传。

原标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 已设立21个实验区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重大职务犯罪嫌疑人梁小菲被遣返回国
  • 2025年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
  • 赖清德满意度31% 创新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鸿山镇六届人大八次会议召开 莆田市警方打掉一“黄金跑分”团伙 查获2 石狮11689名初一新生进行均衡编班 石狮11689名初一新生进行均衡编班 休假民警勇救落水男子 韩国:单人户数量首次破1000万 占家庭总 金正恩视察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直属特种作 阿根廷总统米莱在助选活动上遭投石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