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每天24小时留守医院
谈起自己这位同事,刘同族表示,张卫兵比自己年长两岁,自己从国外回来就跟着他学习,张主任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当年,张卫兵和刘同族早已是副高职称,张卫兵却主动提出“回炉再造”,原因是外科领域技术更新快,一名医生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很好地服务患者。那时,张卫兵已经四十多岁了,除了周末回家一趟,每天24小时寸步不离守在医院,令刘同族深深动容。
“张卫兵对人很热心,同事、患者遇到困难,他都是不计付出尽量帮忙。”刘同族回忆,有一次科室骨干人员都去外地参加技术下乡活动了。凌晨一点多钟,一名住院患者突发大出血,值班医生打电话向张卫兵求助,他不到半小时便赶到了医院。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多次,不论是否当班,不论是不是自己的病人,他都随叫随到从不推辞。
张卫兵是蕲春人,对老家有很深的感情。作为科室副主任,张卫兵存了点“私心”,每次开展业务培训或学术交流会,都尽可能安排在蕲春。这是考虑到,学术交流会带来前沿的技术,可以带动当地的医疗水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张卫兵受聘成为蕲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此后他每个周末都会开车回去1—2天,到当地医院坐门诊,参加病例讨论和手术。
不时有患者赶来医院探望
看到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成了躺在自己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刘同族坦言,痛彻心扉。
他说,事发后,同事们情绪都很低落,很回避谈这件事。三天后院领导到科室开会,要求除了急诊手术以外,大家手上的择期手术先停下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上手术台,这是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医生可以很痛苦,但不能失掉职业精神。”刘同族说,这几天张卫兵情况趋于平稳,大家的情绪也好了一些。
“医生是救人的人,怎么会遭受这样的伤害?”至今,泌尿外科护士长陈小艳仍不愿回忆事发的一幕。她说,张卫兵主任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他的门诊量在科室排名前三。陈小艳说,张卫兵曾不止一次找到她说,哪里哪里来了一个病人,太远了也没法回去了,请她务必想办法加个床安置一下。
张卫兵出事以来,陈小艳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一天要充好几次电。有的病人赶来后,得知不能进重症监护室探视,就在贺卡上写几句话托医护人员带进去。12月24日,更是有不少患者送来了精心包装的苹果,祝福张卫兵平平安安。
文/记者武叶 通讯员高翔 图/通讯员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