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一天?上海小年吃什么有哪些习俗

来源:东方网 2017-01-17 17:46 http://www.mnw.cn/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天?上海小年吃什么有哪些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四(民间祭灶日),也就是1月21日。上海等江南一带的“小年”通常是指大年夜的前一天,当天并无特别讲究;而民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比北方地区晚一天,但随着城市生活的加快,上海人如今仍保持祭灶习俗的已不多。

  发布于2012年01月18日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天是腊月二十四,也是江浙沪一带的祭灶日,各家准备粽子糖、糯米团等给灶王爷送“糖衣炮弹”,这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江南民间正式进入春节的各种准备和庆祝活动。昨日微博平台上,各地网友围绕“祭灶”和“小年”热闹地交流展现了南北习俗的差异,记者也借机采访了民俗专家解读上海的祭灶日。

“小年”说法南北不同

  关于祭灶日,北方民间俗称“小年”,有“二十三糖瓜粘”一说,意思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前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功过,上天凭其所奏来选择降祸福于各家。人们用麦芽糖做成“糖瓜”,认为这样可以让灶王爷的嘴变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又有用糖粘住嘴不让其多说之意,以期来年风调雨顺,天降吉祥。

  昨日微博上,各地网友你一言我一语让“小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天小年儿跟家人吃完晚饭”、“小年,聚会完了吃汤圆”,小年团聚是不少地区的习俗。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家饺子的照片,还有网友表示刚刚在楼下放了鞭炮。

  但上海民俗专家薛理勇昨日对记者表示,上海等江南一带的“小年”通常是指大年夜的前一天,当天并无特别讲究;而民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比北方地区晚一天,但随着城市生活的加快,上海人如今仍保持祭灶习俗的已不多。

上海祭灶流行又甜又粘的食品

  薛理勇介绍风俗说,灶王爷有两个职责,一是当家庭保护神,庇佑家庭成员安康;二是充当“纪律检查委员”,负责监督人们的言行。在上海,祭灶日这天的传统食物是粽子糖、麦芽糖和糯米团子,又甜又粘的“糖衣炮弹”,让灶王爷只说好话。

  此外,上海地区的祭灶食物还和方言谐音有关。比如,腊月二十四习惯吃地栗(也叫荸荠、马蹄),上海话里“地”和“甜”同音,故地栗谐音代表甜,让灶王爷多说好话;茨菰(也作“慈菇”)的“茨”在沪语里和“是”同音,因此茨菰也是上海人祭灶时的传统食物,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只会说“是是是”。

  与南方不同,北方地区除了在腊月二十三吃糖瓜外,还喜欢吃饺子,有“送客饺子接风面”之意,还有的地方要吃火烧。尽管祭灶时间和食物南北不同,但其用意和期许都是一样的。

  薛理勇补充道,上海人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后,二十五就迎来了大扫除,扫去旧年灰尘以迎接新年;而二十六是上海人的结婚吉日,因为腊月二十四送走灶王爷后,暂时没人对家庭成员进行监督,可以做些“出格”的事,而结婚时的闹洞房、喝醉酒等“出格行为”恰好适宜在这时候进行。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今日(7月4日)最新油价查询:7月15日油价
  • 智能电冰箱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12月1日正式实
  • 生酮饮食可以快速降体重?专家:不推荐普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年前5个月 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 诏安官陂: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守 乐峰百亩“黄金笋”迎来采收季 平和县大溪司法所法治护航 绘就大溪全域 南洪路一右转车道实现“机非分离” “剪”证初心 “发”现真情——平和大溪 南安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 南安籍印尼华侨王国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