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与夫人张允和 光明图片
“我只是一个设计者”
只有怀念。
走入21世纪,人们愈加发现这位世纪大学者不一般。是返老还童?如此年纪,思路敏捷、思想深邃、观念前沿。100岁之后,他陆续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周有光文集》等书籍。
“他一生追求治学,为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不考虑名利,就是想做实事一辈子,不断地耕耘、写作、创新。”陈章太说,周先生是一位语言文字学和社会文化学的大学者。
“他是人民的语言文字学家。用智慧改善了国人的语言生活,提升了国家走向世界的能力,促进了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值得国人向他致敬!”在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看来,周先生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和国际传播者,开创了现代汉字学。
50岁,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勤奋耕耘,终成语言学大家。1955年,他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他主持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提出正词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在矛盾。1979年—1982年,他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献技术会议,使该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定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他还参与国家不少重大的文化建设工作,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汉语大词典》的编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