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莆田调查队在仙游举办莆田市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以“数览发展向新而行”为主题,现场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全市统计现代化改革成果,并通过文艺节目、有奖竞答、现场咨询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统计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
年均增长8.8%经济总量提级进位
75年砥砺奋进,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0.6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070.73亿元,年均增长8.8%。
据统计,1950年至1983年,莆田GDP以年均4.6%的增速,从不到1亿元增加到6亿元。1983年建市后,莆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2012年达到1215.52亿元,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从1983年的4.9%提高到2012年的6.0%,总量位次从1983年的全省第9位前移到2012年的第7位,1984年至2012年年均增长1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7年GDP总量突破两千亿元大关、2023年迈上三千亿元的新台阶,201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7.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2.3%
财政实力更加雄厚
75年春华秋实,莆田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949年的0.0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52.35亿元,年均增长12.3%。其中,1949年至1998年,突破10亿元用了49年;到2011年突破100亿元用了13年;到2017年突破200亿元仅用了6年。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4年的3.4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62.81亿元,年均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83年的0.5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6.32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93.0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07.70亿元,年均增长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2.8%
消费市场日益繁荣
75年栉风沐雨,莆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0.3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2.64亿元,年均增长12.8%。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培育出安福电商城和京东(仙游)数字产业园等2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金鼎广场、万达广场、正荣财富中心等规模商圈拔地而起,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先后入驻,上塘珠宝城、仙游古典家具博览城、涵江小商品批发城等专业市场发展壮大,玩觅、古奇天伦、莫蕾蔻蕾等本土电商打响品牌,抖音仙游直播基地、零氪文化直播基地、0594网红直播基地等具有莆田特色的18个直播基地做大做强。2013年至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6.4%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75年互通有无,莆田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0.21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91.36亿美元,年均增长16.4%。其中,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0.21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46.46亿美元,年均增长14.5%。
2023年,莆田口岸外贸货运量达4276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是口岸正式开放24年以来年度最高运量;对外贸易伙伴扩大至172个国家和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1%和42.6%;出口产品种类达到36类,鞋靴、机电产品、橡胶轮胎出口总额分别占外贸出口总额的42.4%、13.2%、9.8%。
年均增长9.5%、8.9%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75年接续奋斗,莆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58元增加到2023年的48371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8元增加到2023年的26316元,年均增长8.9%。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积极落实中央一系列增加收入政策,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2013年至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8,比2012年下降0.4。
全媒体记者黄凌燕
通讯员李莉许建阳
制图: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