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接力治理木兰溪: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9-21 08:22 http://www.mnw.cn/

  近二十年久久为功,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

  莆田接力治理木兰溪

  ●人民日报记者蒋升阳、赵鹏、王浩

  有这样一条河的治理,让时任福建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牵肠挂肚:4次亲临现场调研,亲自主导规划,亲自主持开工并参加劳动。福建省莆田市历届党委和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治理领域接力拓展。近20年久久为功,曾经水患频仍的木兰溪,如今风光旖旎、泽被乡里,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

  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流域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治理前,下游河段防洪能力不足两年一遇,洪水频发;河道千回百转、弯多且急,地基都是淤泥,治理难度罕见。

  治水,莆田人期盼已久。当年,习近平同志请国内权威水利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1999年12月27日,木兰溪治理工程正式开工,习近平同志和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等6000多人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在现场,习近平同志深情嘱托,一定要使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时光荏苒,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几经更替,但治理木兰溪初心不改。以木兰溪治理为契机,莆田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绿色发展成果显现。

  木兰溪治理前,占莆田近一半面积的下游地区,均为低洼易涝地带,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都需加备防洪规划和工程,成本高、隐患大。木兰溪治理后,下游区域防洪标准大幅提升,助力莆田成为福建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到去年底,莆田市城镇化率已由1999年的12%提升至59.6%。

  莆田兴化平原是福建第三大平原,物产丰富。木兰溪治理以来,莆田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耕地亩均效益从2000元升至7000元。

  围绕木兰溪治理,莆田深入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游399条内河与木兰溪互联互通,形成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治水引来百业兴。曾经洪涝频发的木兰溪变害为利,支撑莆田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17年莆田地区生产总值比1999年时增加7倍多,财政总收入增长15倍。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一批新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增加近3万元。

  在福建率先实施主要流域全面禁止新建水电站、石材加工、矿山开采等项目,率先实施水源保护地周边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质提升攻坚行动……木兰溪四期治理工程虽近尾声,但其生态文明建设效应仍在延展:莆田正向着实现全流域安全、生态综合治理目标迈进。

原标题:莆田接力治理木兰溪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州数据资产管理取得新突破
  • 福州“五一”前期暖热加码 5月4日开始降雨
  • 平潭推出“五一”假期文旅大餐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