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与现实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网络为人们带来无限知识与浩瀚信息的同时,也让谣言、虚假信息污染、腐蚀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为净化网络空间,保护精神家园,莆田市组织开展“网络求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及时发现谣言、迅速求证真伪、权威公布真相,有效抵制打击了一批网络谣言,守住了网络舆论阵地,唱响了网络主旋律,为网络空间注入了一股新的清流。志愿服务活动自开展以来,及时澄清处理各类虚假信息、谣言近百起,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效果,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创新举措。
莆田市“网络求真”志愿服务活动之所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与关注,关键在于人们对真实的执着追求。
这份真实源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志愿服务队是“网络求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它由各级文明单位、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以及东南网等媒体的志愿者组成,现成员总数超600人。人数众多且来自不同单位、组织,既为志愿活动带来了参与群体的多样性,也为“网络求真”提供了超越一般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这份真实源于精心挑选的传播渠道。好的传播渠道,可以使舆论引导工作事半功倍。“网络求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东南网合作,在东南网莆田站开辟了专栏,将政府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特点,与重点新闻门户网站网民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优势进行了有机融合,畅通了权威信息的发布渠道,形成了1+1>2的社会传播效果。
这份真实源于以快制快的打击方式。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迅疾,谣言可以如风疯传,这就要求“网络求真”志愿者不能做一个“追风少年”,而是要比风还快。“网络求真”通过志愿者带动,全民参与收集,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助查来源、证真伪,专业媒体24小时内采写发布,社会各界广泛转载的方式,实现了政府、媒体、群众之间的高效配合,及时压缩谣言生长和扩散空间,让真相跑在谣言开跑之前。比如,在全国流传的“公交成全国失联儿童守护车”、“飞机撒药治白蛾,应减少户外活动”等谣言都被第一时间澄清。
大浪淘沙,只有真实的才有力量。“网络求真”用真实的力量来充沛网络空间,用真实的力量来温暖莆田百万、全国7亿网民,用真实的力量来抵御网络谣言,最终用真实的力量铸就出“网络求真”的金字招牌。
网络谣言不会轻易停息,各种虚假信息时常改头换面再粉墨登场,治理网络乱象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莆田“网络求真”志愿服务活动将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运用各政府单位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宣传渠道,增强“网络求真”影响力。充分发挥现有志愿者作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网络求真”的活动中,合力散发正能量,消除谣言滋生土壤。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凝心聚力、同心共治,打造一个更加有序、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莆田市委书记 林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