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素有“千礁百岛”之称,其中无居民海岛是海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平潭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完善“巡查—执法—宣传”长效机制,切实守护无居民海岛的生态安全底线。
守住法律红线 无人岛不是“自由打卡地”
无居民海岛,是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俗称无人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明确规定,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应当维持现状;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进行生产、建设、旅游等活动。因此,哪怕只是踩踩沙滩、拍张照片,只要未经审批,都属于违法行为。
按照法律要求,擅自组织无居民海岛旅游的行为,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法律红线既是生态保护的屏障,也是安全保障的底线。
平潭共拥有无居民海岛300多个,包括但不限于大嵩岛、姜山岛、东甲岛、大屿岛、青屿、龟模屿、牛山岛等。据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海域海岛处科技副处长钱露薇介绍,平潭历来重视无居民海岛管理工作,早在2021年6月,平潭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无居民海岛管理的通告》,从制度层面筑牢保护防线。
“《通告》明确要求,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需经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审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开展采石、挖海砂及旅游等活动,尤其禁止前往无居民海岛开展潜水、钓鱼、露营等旅游行为。”钱露薇说。
另外,非法组织无居民海岛旅游的危害深远,尤其在生态与安全两大领域。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海域海岛处工作人员林娜告诉记者,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株植被、一块岩石都可能是生物链的关键环节。游客的脚印可能踩碎海龟蛋,丢弃的垃圾会污染珊瑚礁,而这些破坏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在安全层面,无人岛周边多暗礁,潮汐变化莫测,且缺乏救援设施。一旦遭遇风浪、迷路或受伤,求助无门的后果不堪设想。不少非法登岛者连救生设备都未携带,仅凭侥幸心态就去冒险。
“私自前往无居民海岛的游客,其攀爬、丢弃生活垃圾、露营等行为,都会对岛体地质地貌产生影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非法登岛活动多使用非合规船舶,缺乏安全设备与应急保障,在复杂海况下极易发生翻船、搁浅事故。同时,无居民海岛无正规码头、步道和防护设施,安全隐患极大。”林娜说。
在此,资源生态部门呼吁广大公众:主动抵制非法无居民海岛旅游宣传,不参与未经批准的登岛活动;若发现非法包船、违规登岛等线索,及时向执法部门反映。
加强执法监管 筑牢无居民海岛生态防线
无居民海岛不是随便玩的“野景点”,未经许可组织旅游活动,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承担更严重后果。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实验区查处了两起非法组织无居民海岛旅游案件。王某未取得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擅自在塔屿岛非法组织旅游活动;陈某未取得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擅自在大墩岛(大嵩岛)非法组织旅游活动。
两起案件中,当事人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结合两人配合调查的情节,实验区依法对每人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0元、罚款2万元”的处罚。
“我们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登岛船舶及相关违法行为。”实验区海洋渔业执法支队副大队长陈信强表示,一方面,对查获的非法载客船舶依法予以查扣,对组织活动的商户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同时,建立“日常巡查+专项行动+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属地片区、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重点打击利用乡镇船舶非法载客、组织登岛赶海等行为,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今年以来,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持续深化多部门协同治理,联合片区管理局、实验区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平潭海警局等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移送等方式织密监管网络。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在码头、渔港等重点区域开展宣传,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等开展宣传,通过现场讲解、发放材料等形式发布警示提醒,明确告知非法登岛的法律后果与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实验区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创新监管模式,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岸上查、海上巡、空中探”的立体化巡防体系。岸上在海坛湾、长江澳、北部生态廊道等重点区域增设联合执法站点,对各码头、澳口实行24小时值守监控,严查非法载客船舶停靠接驳;海上加密执法船艇巡航频次,重点管控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对可疑船舶进行登检核查;空中启用无人机开展“绕岛巡查+航拍取证”,通过影像比对实时掌握海岛及周边动态,确保实现监管无盲区。今年以来,共开展海上巡查60次,出动执法人员856人次,航时243小时,航程2519海里。
此外,平潭海警局、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闽中执法支队等多个部门,对无居民海岛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坚决制止、打击非法登临无居民海岛行为,切实维护辖区无居民海岛生态安全。
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政策规划与国际合作处高级工程师林雪萍表示,除了资源生态、海警、海监等部门的海上执法与日常巡查外,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目前已实现包括平潭在内的全国无居民海岛的定期监视监测,可及时发现无居民海岛上的非法建设活动并实现精准打击。
“要做好宣传引导,一方面倡导大家合法地利用海岛,严禁任何未经审批的无人岛登岛活动。另一方面,开发替代产品,满足游客看海、玩海、探海的不同需求。”林雪萍说,对于生态价值比较高的海岛,如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要监管起来,同时定期开展生态调查。
开展文明旅游 守护平潭碧海蓝天
“任何介绍、推荐、引导、推销、招徕游客参与平潭辖区内无人岛旅游活动的行为,均属违法……”这是实验区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严禁参与无人岛非法旅游活动的告知书》中的内容,其中明确禁止无人岛营销行为,措辞严肃、指向明确。
近年来,随着平潭旅游热度不断攀升,部分个人与组织违规发布无人岛露营、无人岛赶海等旅游信息,不仅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更带来安全隐患。
为此,实验区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监管整治工作。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发布告知书,并加强网络内容监测,督促相关平台下架涉及无居民海岛旅游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强旅行社管理,通过线上检查OTA经营门店,线下实地暗访、现场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严格监管区内旅行社组接团业务。
同时,实验区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的巡逻频次和密度,对发现的非法载客、非法靠近、登临无居民海岛的船舶和组织者依法从严追究责任。自9月25日全省部署开展无居民海岛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查处违规载客船舶28艘,拆解“三无”船舶31艘。
何必冒险无人岛,平潭游玩正当时。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近年来,实验区打造了安全、丰富的旅游产品。海上方面,积极推进邮轮、游艇、游船等海上业态培育;陆上方面,沙滩露营、音乐节、低空飞行等体验项目丰富多样,这些业态可让游客安全畅游,尽兴而归。
“我们真诚希望广大游客,游玩时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牢记探险不涉险,自由行不任性游。”实验区旅文局四级调研员陈建说,广大游客出行请选择正规旅行社,预约合法旅游项目,若发现非法旅游活动,及时拨打12345热线举报,共同守护旅游安全。
下一步,实验区将持续加强监管整治,建立跨平台协同机制,将无居民海岛整治纳入旅行社日常检查重点,并通过线下宣讲、发放告知书、签订承诺书等方式,让严禁非法登陆无人岛成为社会共识,让文明旅游成为每一位来岚游客的自觉行动。(作者:林舒玲 丁云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