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平潭新闻 > 正文

平潭:坚持“五个一体” 打造共同富裕宜居生活区

来源:平潭网 2025-08-06 16:57 http://www.mnw.cn/

  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探索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近年来,平潭坚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五个一体”,全力打造“田园风光、城市生活”的共同富裕宜居生活区,在城乡融合发展领域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以城乡空间一体设计促融合

  在苏平片区,环白青生态廊道已然成为一条“富民路”。全长10公里的廊道串联青峰、白胜等8个村庄,将北部生态廊道与长江澳风车田、石牌洋景区无缝衔接,形成山海联动的旅游动线。

  平潭完成162个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域全要素管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发展红利转化为群众可感知、可受益的实际成果。廊道建成后,沿线村庄年均接待游客量倍增,村民通过民宿、餐饮等业态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数据显示,2024年平潭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60.6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8.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12.4%。

  着眼高效治理,平潭实行“片区—乡镇合一”,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有效破解原来乡镇“小、弱、散”的状况。

  当前,实验区正开展《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年)》修编工作,全域统筹、系统谋划城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促进田园乡村与现代城市相得益彰。

  以基础设施一体建设促发展

  “终于喝上了放心水!”君山片区五星村村民陈云芳拧开自来水龙头,清水涌出。过去,这里淡水供应依赖地下井水,水质咸涩且季节性缺水。水资源短缺曾经也是平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平潭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模式,打通全过程、全阶段水务环节,努力实现全区城乡居民饮水同质同服务的目标,主岛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交通领域同样迎来质变。数据显示,平潭公路网密度居全省首位;北部生态廊道入选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福平铁路让平潭迈入“高铁时代”。

  “现在村里和城里一样,有干净的自来水,还有直达城区的公交车,环境也更舒服。”五星村村民林大伯感慨道。

  在生态领域,平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海岸线修复19.42公里,植树造林22.45万亩,近岸海域国控点位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9%,小流域三类以上优良水质比例达66.7%。平潭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称号。

  以产业发展一体推进促增收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共同富裕的坚实底座。平潭充分发挥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让渔村变景区、渔民变股东、传统农业变精致产业,共同富裕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以前靠出海打鱼为生,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在68小镇景区,渔民老念的石头厝被改造成海景民宿,年收入从3万元跃升至20万元。

  这一转变,源于平潭试行“村民变股东、转员工”机制:68小镇等7个景区与周边25个村结成利益共同体,将景区流量转化为村民创收增量。2024年,这些村庄平均村财收入达56万元,同比增长26%。

  此外,平潭深化闽台合作,借鉴台湾精致农业经验,依托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农渔)产业园,引入台资农渔企业56家,引进台湾新品种143个、农业新技术15项,2024年获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黄金百香果、台湾西瓜、台湾凤梨等一系列台湾蔬果扎根平潭,为平潭农户们带来了新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平潭特色农渔产品总产值超35亿元。

  以公共服务一体供给促共享

  “现在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蹦蹦跳跳走进校园,澳前中心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脸上满是笑意。在平潭,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如春风般吹进每个角落,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在教育方面,以教育共同体破解城乡差距,探索总校制改革:总校统筹人、财、物,师资像活水般在城乡间流动——城里名师到乡村支教,乡村教师进城跟岗,共享实验室、图书馆资源。2024年,学前教育普惠率跃升至95.1%,超省定标准10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7.9%,较上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

  在医疗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联合病房等制度,组织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2024年,离岛群众就医保障机制获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开展“先诊疗后付费”试点,精准识别“三类”救助对象,累计获益群众1.9万余人次。

  养老方面,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实施“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等项目,提供各类助老服务超9万人次。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服务试点,实现全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全覆盖。

  以基层治理一体运行促和谐

  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平潭以创新破题,通过组织重构、数字赋能与两岸融合三大路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共治之路。

  “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现在联合党委抱团发展,力量大了,底气足了!”自从成立了联合党委,不少村支书都有这样的感慨。据悉,平潭将221个村居党组织整合为31个联合党委,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移,形成“组织联建、资源联用、产业联育、治理联抓”的城乡融合新模式。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还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现整顿提升。

  弱村变强,村子也有了变化。君山片区裕建联合党委依托原生态滨海风光资源,连片打造高端民宿、餐饮业态,吸引游艇、潜水等产业入驻,实现了村民增收;海坛片区第四街区联合党委推动“治理联抓”,提升了网格员的巡查效率……2024年,全区联合党委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数量同比增长57%。

  突出数字赋能,平潭打造综合型数字化网格平台,梳理出16个部门共141项事项入网入格,实现全流程闭环化精细管理。将网格治理拓展至海上船舶管理,率先出台《乡镇船舶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创新承诺制、分级制等船舶管理方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

  在两岸融合方面,平潭深化基层治理协同创新,累计培育两岸基层融合试点村(居)125个,占全区村居的65%。规范村级议事流程,现有130个村实行积分制管理、76个村实行清单制管理。

  平潭浪涌,其风正劲。下一步,实验区将坚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扎实推进“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按照“村要并、人要移、地要合、海要腾、业要转”的思路,深化农村改革赋能,以更快更稳的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平潭力量。

  作者:丁云

原标题:平潭:坚持“五个一体” 打造共同富裕宜居生活区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上半年莆田市对东盟进出口122.2亿元
  • 莆田市出台行动方案 推进“好房子”建设
  • 莆田发布一批人事动态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美团骑行在厦门上线“共享单车淤积引导功 黎巴嫩真主党:若以色列再发动战争将以武 柬埔寨国防部:已拆除泰军在柬境内布设的 鲤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到金龙街道调研 鲤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到金龙街道调研 泽连斯基说与特朗普的对话“富有成效” 南平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再次提高 罗马尼亚前总统伊利埃斯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