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近日,在金井片区仙霞村,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成熟的稻穗卷入机器里,完成割稻卷穗、脱粒进仓、粉碎稻秆等工序,金黄的稻谷被尽收“囊中”。在田边,农户们已等候多时,大量稻谷从机器卸粮管里倒出,装满一个个粮袋,大家把一袋袋稻谷搬运上车,运回去准备晾晒。
收割水稻现场
作为今年仙霞村第一批收割水稻的农户,看着饱满圆润的稻谷,农户林同标打心里感到高兴。“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我种了3亩多的水稻,亩产量有1000多斤。稻谷运回去晒几天,就可以加工成鲜米。”林同标说。
据了解,今年仙霞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共70多亩,大约有30户村民从事种植工作。平潭水稻种植在清明前后进行育秧,5月中下旬开始插秧,根据种植品种和时间的不同,水稻生长周期一般在100至110天。
“农户种最多的是‘甬优1540’这个品种,比较适合平潭的气候。这两年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村里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提升,今年我们还通过党建活动和志愿认领的方式,盘活了一些撂荒地,扩大种植面积,明年我们还要继续鼓励村民多种水稻。”仙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同琼说。
金井片区仙霞村和苍海村是平潭水稻种植的传统村落,两个村种植面积约97亩,同比去年有所增长,目前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水稻种植是仙霞村的特色,接下来我们要和村民一起去探索适合与水稻轮作的作物或者稻田养蛙模式,并将稻谷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仙霞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凌剀晰说。(融媒体记者 林伊铭 黄莺莺/文 林映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