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岚岛浪涌;竹屿湖畔,宾朋云集。9月6日下午,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在平潭开幕,百余名来自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政府官员、使节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搭合作之桥、共话友谊之情,共同串联起经贸合作的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承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江出席论坛并致辞,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易立亚·奥蒂诺发表视频致辞,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赖军出席论坛并致辞,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主任张海峰、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黄建波出席论坛,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丹红出席论坛并致辞,福建省外办副主任黄劭蓉主持开幕式。
郭宁宁代表福建省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郭宁宁说,20多年来,福建与不少太平洋岛国建立了友好关系。2000年,福建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结为友好省份,源自福建的菌草技术被引入造福当地人民;2018年,福建在斐济成立了菌草技术示范中心,成为太平洋岛国新兴菌草业的重要示范基地;去年,福建与所罗门群岛西部省建立了联系,近期双方还签署了结为友好省意向书。
郭宁宁表示,福建与广大太平洋岛国在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探讨双方可以拓展深化的合作领域,共同做好长远规划和项目策划;要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共享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机遇,发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通道、重要节点优势,深化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多边、双边经贸往来;要进一步凿深“友谊水渠”,不断扩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青年、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福建与岛国友谊再谱新篇章。
姜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亲诚”理念,与太平洋岛国共同致力于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利用,发挥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太双方应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携手共进,为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易立亚·奥蒂诺在视频致辞中说,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友好合作,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期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陈丹红表示,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太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共同期盼。希望双方强化海洋领域合作,共同构建“蓝色伙伴关系”。
赖军代表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各位使节、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赖军说,作为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南岛语族祖先文化起源之一,平潭与太平洋岛国渊源深厚。期待与太平洋岛国加强岛与岛之间的联系,在海洋文化、海岛旅游、海洋经济、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化交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同时,衷心希望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兄弟城市能够走进平潭、共叙友谊、共谋发展。
论坛期间,举行了中国-太平洋岛国经贸合作推介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文森特·西瓦斯、所罗门群岛驻华大使傅桂、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法拉珀·柯瑞、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贸易专员莫纳·马托、福建中鸿渔业有限公司代表作经贸合作推介,探讨全方位开展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新路径,共同谋划经济发展合作蓝图。
聚焦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萨摩亚驻华大使塔普萨拉伊·特里·托欧玛塔、汤加驻华大使陶阿伊卡·乌塔阿图、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林勇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副主任丰爱平、中国社科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周振宇等中外嘉宾代表围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主题发言,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描绘路线图。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詹志洁、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林守钦、福建省海渔局副局长翁新平、海南省外办副主任王磊、中国贸促会福建委员会副会长杨立云、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陈飚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等出席论坛。(文字:王 婷 图片:念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