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港籍女孩,在平潭挥洒青春,用满满的深情,做法治精神的践行者——
何佳:绽放芳华,守护法治天秤
“我叫何佳,出生于福建福清,香港人......”10月初,由平潭法院出品的微电影作品《一位港籍法官助理的宪法梦》在第三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微动漫比赛中,拿下“最佳微视频”的殊荣。
两年多前,微电影主角何佳进入平潭法院担任法官助理一职。其间,她办案质效高,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协助法官审结案件400余件。如今,何佳正逐渐成长为业务能手。
“在她身上,能够瞥见梦想的亮光。”导演施翌伟这样评价何佳。
传播正能量,为宪法梦代言
省高院院长吴偕林一行来平潭法院自贸区法庭调研考察,何佳(左一)担任解说员
2004年,还是中学生的何佳跟随经商的父母,离开家乡福清前往香港定居,从此过上了往返两地的生活。“奔波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地。”
法官,是法律天秤的守护者。何佳坦言,想成为一名法官并非单纯因为怀着对法律的信仰, 而是在学习、实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逐渐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为领略不同的教育环境,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本科毕业后,何佳毅然决定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深造。
为何选择平潭?这是源于一场缘分。2016年,何佳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留在香港,也没有启程前往内地各大城市逐梦,而是回到了她的家乡福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福清姑娘,她一直向往着海边的生活。在她记忆中,平潭是家乡福清的“好邻居”,两地语言相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大同小异,所以报考公务员的时候,何佳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平潭。
“进入司法系统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怀着这个念头,2016年12月,何佳如愿以偿地考入平潭法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法官助理。此刻,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钻研业务,成就更好的自己
去年9月,何佳参加国家法官学院的培训班
从初出茅庐的社会新人,成长为刚毅果敢的法官助理,工作道路上少不了不懈的努力付出。
办理案件,各类情况瞬息万变,十分考验法官助理的应变能力。一件件案子,一次次庭审,让何佳愈发感受到肩上责任之重大。
去年11月的一天,在平潭法院调解室内,一场争吵一触即发。这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被告林某在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承租者,却没有实际居住其中,被住建局起诉要求清退房屋。判决下发之后,林某在仍然向法院哭诉生活不易,并坚持要求改判。为了让当事人认可法院的判决,何佳对着一摞材料彻夜研读,厚厚的卷宗和证据资料,一个都没有落下。
“对这样的群众千万不能着急,也许他们接受起法律法规来要慢一些,但如果循序渐进地和他们沟通,他们肯定也是能理解的。”何佳一边耐心地向被告解释保障性住房的意义,指出其“未实际居住”的客观事实认定,一边用当地方言安抚对方的情绪。终于,被告放弃上诉,并为何佳的工作表示点赞。
如何拉近法律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何佳开始转变工作思路,不再生搬书本上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而是晓之以情,动之以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上,基层法院中家长里短之事并不少,只要好好沟通,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你当‘自己人’。”何佳告诉记者。
扎根岚岛,公平正义扛上肩
何佳(右一)正在认真地听十九大代表宣讲十九大精神
“对我而言,平潭法院像个大家庭一样,作为一名外地干部,我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谈起法院生活,何佳不由得鼻头一酸,“詹强华副院长分管我们的工作,他经常对我说,有什么困难和烦恼,尽管来找组织吧!”
领导的栽培、同事的关怀,让何佳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更让她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寻得平衡。去年9月,因其能力出色,平潭法院还选送何佳参加全省法院“喜迎十九大·岗位当先锋”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何佳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
成长在平潭法院成立后的崭新时代,站在平潭司法事业的新起点,何佳倍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她坦言,平潭的群众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更需要基层法律工作者贡献力量,为平潭建设更好的法治环境。“常听老百姓说,法院是大伙儿利益的最后保障,作为一名法院人,我辈更应该同样珍惜、并感谢这份信赖。”
如今,何佳正朝着“法官”这一目标不断努力。“牢记使命,身心践行”是她一直坚守的底线。“当我加入‘法院人’这一支队伍的时候,我就选择与‘为民司法,造福群众’站在一起。”何佳淡然一笑,脸上满是坚定与自信。
未来,她将继续在平潭这片土地上,姿态昂扬,寻梦前行。(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黄声清)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