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 > 南平新闻 > 正文

大山深处,传出响亮的“嘎嘣脆”——南平虎山萝卜产业链提升之路观察

来源:福建日报 2025-11-16 12:43 http://www.mnw.cn/

  眼下,又到了“闽北萝卜第一村”——塔前镇虎山村采收白萝卜的季节。

  虎山村位于南平市延平区西南角,地处高山区域,平均海拔介于800米至1000米之间,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虎山萝卜则是当地的知名土特产,2019年成功申报“塔前虎山萝卜”品牌商标。除供应南平本地市场外,虎山萝卜还销往福州、厦门、三明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根萝卜何以“跑”出大山?近日,记者走进虎山村一探究竟。

  农户在搬运虎山萝卜。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虎山萝卜为何“嘎嘣脆”?

  进村前,要经过一段蜿蜒绵长的山路,是平整的水泥路,且四周植被茂密。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也在逐渐降低。到达村里海拔最高的萝卜地时,已能明显感受到高山上的寒意。放眼望去,一丛又一丛的翠绿,整齐有序地布满山头,而虎山萝卜就藏在这些翠绿色的叶片之下、黄土之内。

  “听村民说,这片萝卜地原先用于种苹果,因而俗称‘苹果山’,后因改种萝卜,便更其俗名为‘萝卜山’。自20世纪80年代改种萝卜以来,村民的‘钱袋子’就越来越鼓了。”塔前镇政府工作人员陈泽伟对记者说。

  萝卜因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在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美称。而虎山萝卜更以其紧实白净的外皮、肉厚汁多的内里而远近闻名。据当地农户介绍,它不仅可以炒着吃、炖着吃,还能生吃,许多吃过虎山萝卜的人常用“嘎嘣脆”这一拟声词来形容其出类拔萃的口感。除了口感清脆,虎山萝卜的甜也是出了名的。在其他地方种出来的萝卜十有八九口感略苦的季节,它依然能保持鲜甜的特质。

  是什么造就了这独一份香甜可口的“嘎嘣脆”?

  “虎山村地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率高,水分比较充足,而且还有优质的沙土壤,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的萝卜,自然个大汁多、鲜嫩脆甜。”延平区经济作物站工作人员陈维忠向记者介绍,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农户之间代际相传的种植经验,再辅以农家有机肥,这些都为虎山萝卜的上乘品质奠定了深厚基础。

科特派提升萝卜“技术值”

  今年44岁的村民刘善叶是虎山萝卜的种植大户。2003年退伍以后,他在返乡之初就跟着其他农户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后来,他发现了虎山萝卜的独特口感,便于2014年开始种植萝卜,自此“一心只往萝卜地里钻”。

  记者见到刘善叶时,他已完成了当天上午的萝卜采收计划,正在萝卜清洗房内把已经清洗过的萝卜分拣打包。他告诉记者,除了独特的地理条件,成就这份美味的秘诀,还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2017年底,来自省地震局的林苗禄被派驻到虎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并任塔前镇党委副书记(挂职)。2020年,他多了一重身份——科技特派员。在他的推动下,虎山萝卜的“技术值”得到大幅提升,不仅获得了省农业农村厅颁布的“无公害”产品证明,还成功注册了“塔前虎山萝卜”品牌商标。

  “林书记支持我们多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改进萝卜的种植技术。”提及林苗禄,刘善叶感激万分。

  近年来,为打响“塔前虎山萝卜”品牌,当地农户不仅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还掌握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萝卜原本一年种三茬,后来改为一年种两茬。收过萝卜的地再低密度种上玉米、土豆和毛豆等农作物,让土壤充分恢复后再种植下一茬萝卜,以此进一步提升萝卜品质,促进萝卜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增长。此外,延平区土壤肥料技术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到村里检测土壤肥力等,并根据检测结果提供种植指导。

  随着虎山萝卜品质的提升、产量的增长,村子里像刘善叶那样靠着“嘎嘣脆”鼓了“钱袋子”的农户不在少数。

  “目前,村里萝卜的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我自己就种植了100亩左右。行情好的情况下,虎山萝卜的市场价会比普通萝卜高出一倍。”虽然需要一大早就起床忙活,但只要一谈及好行情,刘善叶感到浑身都有劲了。他身边整齐摆放着已经打包好的1000多公斤萝卜,这些萝卜当日将经由物流公司运出大山。

走出“萝卜+”新路

  “平日里也会有卖不出去的萝卜吧,这些萝卜怎么办?”谈及萝卜的销路时,记者向刘善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刘善叶笑而不答,本想卖个关子。不料,记者接着问:“会被制作成萝卜干吗?”

  谈及自己的萝卜干制作副业,刘善叶打开了话匣子:“有时会把一些‘颜值不太高’的萝卜加工成萝卜干。”

  包括萝卜干在内,虎山萝卜走出了“萝卜+”新路。它的“出圈”,还得从林苗禄说起。

  从2017年到2021年,在虎山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这几年,林苗禄发现了制约虎山萝卜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种萝卜还远远不够,产业链没形成、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都影响着虎山萝卜的发展。”林苗禄说。为此,他积极探索“康养+旅游+农业”的方法,利用虎山村的“避暑胜地”优势将游客引进来,再由游客将萝卜带出去。

  随着回头客的增加,多数游客到访虎山村的主要目的逐渐由避暑变成了“约会萝卜”——为体验拔萝卜的农耕文化,更为尝一口鲜甜可口的萝卜。这反过来为萝卜地带来了流量,也为虎山村带来了“留量”。

  “村里现有14家民宿,最多时一天能接待百余名游客。”陈泽伟告诉记者。

  当流量变为“留量”,“萝卜山”又多了一道新亮色。

  “这是‘虎小白’,我们为虎山村萝卜产业打造的形象IP。”延平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工作股工作人员李宸向记者介绍虎山萝卜形象IP“虎小白”——一根头戴虎头帽、手提一筐萝卜的白萝卜。

  如今,“虎小白”塑像、“虎小白”打卡相框以及萝卜地旁的粉色萝卜立牌,凭着“虎头虎脑”的萌态让虎山萝卜“走”出大山的模样不再停留于想象。

  “为打造‘田园风光’精品乡村振兴带,今年,延平区聚焦虎山村萝卜种植,以及与之相伴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提升萝卜产业链、乡村休闲设施和民宿品质,打造‘生态农旅+绿色产业’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李宸说。(福建日报记者 陈黎慰 通讯员 林芳 卫金平)

原标题:大山深处,传出响亮的“嘎嘣脆”——南平虎山萝卜产业链提升之路观察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电影再捧“金鸡” !《双蝶扇》获金鸡
  • 余岭锋/江伊婷夺得福建省全运会飞碟项目历
  • 周祖翼在漳州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流活动在泉州安溪启动(视频)
    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流活动在泉州安溪启动(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 屏山时评 | 让绿色生产生活蔚然成风 信仰照见青春! 《沉默的荣耀》主创走进 南平延平有了“演员公寓” 勇夺女子200米蝶泳冠军 陈露颖:解锁自己 福建首夺全运会飞碟双向奖牌 省领导赴石狮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看见惠安|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