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 > 南平新闻 > 正文

顺昌县洋口:60年打造“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

来源:闽北日报 2019-08-29 09:47 http://www.mnw.cn/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与位于南平市顺昌县的洋口国有林场再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早在1961年,双方便签订了第一个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协定。历经近60年的场校合作,洋口林场先后完成杉木三代遗传改良与产业化应用,并在全国率先实施第四代遗传改良,成为“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针叶用材树种。为改变传统“有种就撒、有苗就栽”的粗放造林方式,洋口林场建场伊始就确立了“科技立场、科技兴场”的定位,通过遗传改良,实现杉木丰产速生。1957年,建场的第二年,原福建林学院教授俞新妥首先在这里开展杉木种源试验,开创全国杉木良种选育先河。

  1959年,南林大副教授陈岳武与导师叶培忠来到顺昌县,与洋口林场开展合作,率先在全国开展杉木第一代品种改良攻关。

  日复一日,陈岳武团队进行嫁接培育、杂交制种、观察记录、子代测定等工作。

  1966年,全国首个试验性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在洋口林场打铁坑工区建成。

  1975年,洋口林场建成全国首个生产性杉木第一代种子园。

  多年观测数据显示,使用第一代良种苗木造林,比一般杉木增产15%到20%,最优家系子代可增产60%至70%。

  1981年,陈岳武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全国林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7年,这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可惜,陈岳武最终未能亲手接过这份荣誉。1985年,年仅50岁的陈岳武积劳成疾,抱憾离世。他的部分骨灰葬在洋口林场。

  陈岳武带的研究生施季森,接过了科研接力棒。

  经过十数年潜心研究,施季森团队在全国率先攻克杉木生长和木材品质联合遗传改良难题。第二代杉木遗传改良在实现生长量累计遗传增益达到30%~45%的基础上,木材比重又提高8%到10%。

  “我们把杉木育种由单纯产量改良,推进到木材产量、木材品质、抗病性和养分高效利用等多性状的综合改良。”省林科院林业所所长郑仁华,是施季森早年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也是福建杉木育种事业的又一接棒者。

  2003年,洋口林场建成全国首个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此后,以洋口林场为起点,福建全面推进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建设。2015年,全省完成了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建设任务,累计建园6400多亩,比周边省份领先5至10年。如今,福建杉木造林已普遍实现第三代良种化。

  当前,洋口林场正推进杉木第四代遗传改良。

  60年,岁月变迁;60年,久久为功。参与洋口林场科学研究的人员,有3人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有20多人成为林业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林场累计主持或参加了13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重大成果奖26项。

原标题:顺昌县洋口:60年打造“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抗战英雄谱⑬丨“红军博士”涂通今,中
  • 福州首条自建铁路迎来新进展 尖峰山隧道部
  • 名单公示!福建首批遴选30名领军人才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发布 收评:沪指涨1.51%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3. 《侃侃闽南》:用喜剧演绎这片温情的土地 国际原子能机构:库尔斯克核电站周边辐射 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 深读 | 全民“守鲎”,濒危物种重现生机 岚岛追“风”记 平潭新增3处工会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