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福建宁德古田县:党建扶贫,打通“最后一公里”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7-29 11:17 http://www.mnw.cn/

  农村党建如何更好地引领脱贫攻坚、服务群众,古田县走出一条新路——

  党建扶贫,打通“最后一公里”

  七月连日高温,古田县凤埔乡西溪村的“党建便利店”依然人来人往。购物、缴费、休闲乃至智力充电,村民来此目的不一,离去时却都挂着笑意。与一般便利店不同,“党建便利店”通过党建理念、服务队伍、服务项目“三个进驻”,为村民提供行政代办、产业帮带、金融贷款、就业推介、产品代销等一站式服务。

  以往,村民自产的笋干、土鸡蛋、蜂蜜等农副产品,要挑到20多公里外的集市去卖。现在通过“党建便利店”这一综合服务平台,由“村淘”外销到全国各地。目前,全县农村“党建便利店”有20多个,20多名返乡创业大学生等能人参与经营。

  山区农村分布零散且“空心化”严重,一些地方党组织和党员引领脱贫攻坚功能不强、服务群众不够到位……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农村“党建便利店”这一综合服务平台,已成古田县近年来探索党建促脱贫新模式诸多亮点中的一大品牌。

亮出身份争作为

  行走在翠屏湖畔的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只见路旁的花丛中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党员卫生责任区。党员:卓端芳”。

  “牌子周边区域的卫生,由我负责。”卓端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坂中村是库区移民村,临湖景观资源丰富,不过,早年发展一直受制于交通闭塞。

  近几年,村里相继建起临湖公园、移民文化馆、天然浴场、野餐营地和自行车道,大力实施党员“亮身份”等星级化管理,带旺了人气,旺季每月接待游客逾5000人次。同时,村里还盘活两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楼”,建设候鸟式青年人才文创营。

  古田县创新开展“三亮三晒一争创”活动,层层评选1000多名政治过硬、表现突出、有较强带富领富能力的农村党员示范户,发放党徽2万多枚、贴挂党员户门牌2500多块,引导“党徽胸前挂,示范牌门前挂”,激励党员在农村发展中亮身份、争作为,出主意、寻资金、拓销路,现已直接或间接带动1.2万多名农民群众增收。

  脱贫一线成为党员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全县开展“百名党建特派员联村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活动,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重点企业下派100名党建特派员,择优选派19名优秀青年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将党建工作力量向经济薄弱、组织建设薄弱的“双薄弱”村重点倾斜覆盖。同时,138个县机关单位联系14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838名党员干部结对1455户4737个贫困对象,实现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

  针对有些地方党组织活动场所较差,甚至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古田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14万元,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修缮)项目82个;全县12个社区综合服务场所面积均超过200平方米。对优秀党员、党员示范户,有针对性地落实信贷扶持、困难救助、日常关怀等帮扶措施,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亮身份不能充门面、装样子,督查落实全程跟。县里年初制定下发党建重点项目清单及工作责任书,年中组织“党建促脱贫,夺旗创精品”现场检查指导,年底通报排名,授“流动红旗”“流动黄旗”,跟个人、部门的绩效奖励、党建经费奖励直接挂钩。

能人返乡挑大梁

  吉巷乡韦端村三清湾,海拔850米以上,地势开阔,空气清新,80后党员李圆圆的茶叶家庭农场就坐落于此。

  大学毕业之后,她只身前往上海打拼,但她认为“只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生产出真正健康、优质的农产品”,于是决定回乡承包荒山创业。

  2016年,她组建茶叶合作社,在乡里的指导下,吸收15户贫困户以扶贫贷款5万元资金入股——每年可获取入股额的10%稳定收益,人均增收近6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她还牵头成立了古田县大学生创业协会。现在,协会纳入台账管理的创业高校毕业生120多人,创业项目60多个,涉及10多个行业,获得各级补助资金、信贷扶持资金300多万元,带动800多人就业。

  李圆圆返乡创业、带动乡亲增收的故事,是当时实施“党建强社(合作社)、合作富民”的一个典型例子。

  放大视线来看,古田县将“产业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推行“支部 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15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帮助落实个人发展增收性项目310多个。

  “领头雁”挑大梁、带致富,需要政策长远鼓励。古田县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全省首个县级民营科研人才协会和乡土人才教育院,建立262名乡土名师库,组建大师、专家工作室33个,推进智力扶贫、技术扶贫。

  2015年以来,当地累计选拔经济能人831名、乡土人才220名、返乡创业大学生30名进入村级班子。这些人头脑活、信息灵,引导带动贫困村、贫困户依托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项目120多个。

富民强村助脱贫

  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古田县创立全省第一家民富中心和跨行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农民合作社担保农户资产反担保”信贷模式。具体怎么运作?

  城东街道桃溪村村民郑为种因病返贫,他将自家两亩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租金以本村当年每亩水稻的收益来等额收取。通过与合作社签订扶贫帮扶协议书,由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他将申请到的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9600元。此外,他还被聘为景区保安,每年又有约3万元的稳定薪金。

  桃溪村地处古田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产业发展受限,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过三年多的党建促脱贫,村里抓住光伏发电、电站资源发包等发展机遇,加上“桃溪小镇·蘑菇部落”乡村生态游初具规模,每年吸引10多万人次游客前来,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通过“租金股金 薪金”,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不但带动周边16户64人脱贫,而且解决了90多户群众的就业问题。

  以村集体增收反哺脱贫攻坚,这是古田县党建促脱贫的一大看点。据了解,古田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梳理100多个增收项目,总结推广村集体收入“增收十法”,支持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底,实现全县86%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全县“空壳村”比例由2013年的80%下降至7%。

  从数据来看成效:2017年,古田县农民人均收入15538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降至34户1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3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 谢海潮 李向娟)

原标题:福建省宁德古田县:党建扶贫,打通“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任少杰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