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实:部分钢瓶已报废 仍在非法充装
记者在其中一个破旧钢瓶上发现了个铝制铭牌,上面的编号为10935,为相邻杉洋镇的古田县和达液化气有限公司登记。
“编号10935的气瓶是报废的钢瓶!”和达液化气有限公司负责人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一编号钢瓶原属该公司,但在数年前就已经报废了。其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每家合法的液化气公司都有限定区域的经营范围,只能对有产权的钢瓶进行充气,且目前所使用的钢瓶上都安装了条形码,此类无条码的钢瓶他们是不会进行充气的,应该是属于非法充装的“黑气”。
至于为何这些挂着该公司铭牌的报废气瓶至今仍在使用,该负责人表示,可能是原来的用户没有上缴钢瓶,私自卖给私人液化气充装销售者后流落在外。
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并追查来源
记者随后向古田县住建局燃气管理站反映了相关情况。古田县大甲镇镇政府相关执法人员立即与记者一道,再次来到恒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对存放在仓库内的100多瓶“黑气”进行查扣,并责令停止不安全生产的行为。
一家投资过亿的大型企业,为何会购买“黑气”使用?福建省恒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他发现私人供应的液化气每瓶要比正规供气站便宜10多元,100瓶就便宜1000多元,贪了小便宜却不知会带来这么严重的隐患。
古田县住建局燃气管理站站长张华表示,此前就曾接到相关举报,宁德市安监局、古田县安监局、古田县住建局和大甲乡政府调查发现,这些不明液化气为私人供应者从闽清的一家充气站充装,并运到古田进行销售。今年1月份,古田县杉洋镇派出所就现场查获了一车运往恒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黑气”,现场查扣了64瓶。如今已经上报省住建厅,将对闽清充装液化气站的非法充装行为进行查处。(海都记者 张志宏/文 包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