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2025年福州市防汛备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福州市今年汛情及趋势预测,并通报2025年福州市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入汛以来,闽江(下游段)、永泰大樟溪、连江敖江、福清龙江等主要河流水势平稳,主要江河径流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9%。目前,18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较去年同期偏多4%。
预计今年全市总降水量雨季(5~6月)属正常;夏季(7~9月)总降水量除闽清略偏少外,其余大部偏多1~2成;秋季(10~11月)偏少1~2成;12月份偏少1~2成。预计今年登陆或影响福州市的台风个数为5~6个,属正常,雨季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可能有1~2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福州市。
预计闽江干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最大流量约22000~23000m3/s;大樟溪、敖江、梅溪、龙江可能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需重点防范局地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暴涨洪水和山洪灾害。
汛期安全关乎群众生命财产,需要大家强化自我防范意识、落实科学防护举措、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那么,在汛期,市民可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自己呢?
一是筑牢居家安全防线。市民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开展房屋设施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屋顶漏水、管道堵塞等隐患,对阳台、窗台杂物及时清理。
二是严守户外出行规范。市民外出时要注意气象预警、导航提示信息,主动避开河道、涵洞、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危险区域,不擅自蹚涉不明深度积水,防止触电或坠入窨井。驾车遇积水路段应谨慎通行,水深不明时果断绕行,若车辆熄火需立即弃车转移。雷雨天气避免在大树、广告牌、电线杆附近停留,减少户外暴露风险。
三是科学应对突发情况。在遇到突发山洪、内涝等紧急状况时,大家要迅速向地势较高处转移,避免沿河谷、低洼地带行进;若被洪水围困,及时拨打110、119等求助电话,利用漂浮物开展自救。居家需掌握雷电防护知识,及时关闭电器设备与门窗;户外突遇雷雨,应立即进入安全建筑物避险,减少通信设备使用。(记者 林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