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之变,产融结合正因地制宜
民营政助,基金小镇背后的行政力量,让其发展开始具备地方特色,并在细分市场上实现裂变。
“福州软件园在数字产业、科技创新、信息化人才方面有优势。”陈坦生表示,选择在鼓楼进行基金业集群,正是看重了其产业发展的根基。他告诉记者,基金大厦把方向确立为打造数字产业创新与股权投融资新高地,形成“创业+创新+创投”样板和生态圈,立足鼓楼、服务全省,成为推动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样的产融结合,在厦门则金基金小镇也可见一斑。厦门则金基金小镇董事长谢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则金基金小镇立足厦门,根植于厦门提出的十大千亿产业链来进行操作,重点扶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文创创意以及航运物流等行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股权投资类企业已有721家,区内相关企业总量已超1300家。片区金融和类金融企业缴纳的税收,已经占区内税收收入25.8%。厦门,正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用财政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马尾,基金小镇也努力让金融与产业无缝融合。“我们的建设定位不仅是要建成基金小镇,更要形成特色经济园区,针对马尾的优质产业定位及政策支持,引入一大批物联网类企业,形成产业特色。”罗玉琴说。
记者了解到,从早期模仿西方,到目前独立发展,基金小镇在中国已经开始因地制宜,走向金融聚集、科技创新、产业优化的发展道路。在产业优化上,我省基金小镇在细分领域的实践,或将贡献福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