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2013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9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3.5%
◎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同比下降10.4%
◎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5%,远洋渔业产值居全国第2位
◎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7.2%
◎铁路新增运营里程543公里,总里程达2820公里
◎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563公里,总里程达4057公里
◎实际利用台资增长87.6%,闽台贸易额增长7.4%
◎87.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读书
◎新增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改深化金融改革试点
深化厦门、泉州、平潭和沙县等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支持民间资本建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来闽设点展业,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优化信贷投向,扩大直接融资,创新信托、融资租赁、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
开放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福建省省级权限内的外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将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鼓励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
闽台合作
推动漳、莆、龙赴台“自由行”
重点落实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赋予我省先行对台开放的15项试点政策,推动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医疗教育等领域一批项目对接落地。实施产业对接升级计划,加强与台湾百大企业和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推动漳州、莆田、龙岩等地列入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
城镇化实施居住证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居住证制度,引导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优先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支持福州闽江口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厦门市投资环境国际化、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加快福州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
文体公共场馆一律开放
兴建与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购买机制,支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310”行动计划,支持筹办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场馆一律向社会开放。
两会亮点
首次专章谈深化改革
推动设立自贸园区
昨天,《政府工作报告》辟出专门的章节,系统阐述全面深化改革,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
报告要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泉州市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此外,将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推进福建全省工商业用电同价,开展销售电价分类改革,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建立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福建省要求,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政策,整合优化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动在福建省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继续精简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有效治理社区和村级组织摊派多、台账多、会议多、牌匾多等问题,切实解决基层负担。
报告还提出,推行政务公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