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皆好,恰是闽间。10月22日,2025“文创福建”主题活动暨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周在泉州古城拉开帷幕。活动以“文创无界·城市共生”为主题,聚焦数字文创与城市文脉的深度融合,借助科技赋能、跨界联动与全民共创,推动这座千年古城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作为福建省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品牌IP,本届活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泉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的目标,坚持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以文物活化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扩大“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影响力,擦亮“文创福建”这一金字招牌。
数字文创
激活千年古城新魅力
开幕式以“文化+科技”融合的形式惊艳启幕。泉州本土南音乐团“点水南乐”与B站虚拟艺人联袂演绎南音名曲《春光明媚》,实现千年雅乐与数字视觉的和谐共鸣;数字人“和和”惊喜登场,与主持人实时互动,生动展现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文化魅力。在全场嘉宾与观众的见证下,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标志着这场为期五天的数字文创盛宴正式开启。
本届数字文创周设立文创联名、潮玩无界、电竞游戏、文物数字化及配套活动五大板块,通过跨界联动、数字融合与全民共创,着力构建可持续的文化传播与产业转化机制,树立“文创福建”旗帜,让文化遗产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总规模达30亿元的福建省文旅数创基金正式落地泉州古城。美团闪购与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服饰与运动品类即时零售领域携手,打造“即看即买即得”的消费新体验。
文创成果同样引人瞩目:以“六合同风”为理念的马年生肖IP,塑造出六匹承载泉州精神的文化战马;泉州携手央视总台文创、王者荣耀、美团联盟分别推出联名产品、“马可波罗”城市礼物、“大艺术家”系列形象,“小沙弥”“青狮”“生肖马”三款数字文创藏品集中发布。此外,泉州文旅创新投资基金、数字虚拟影视总部基地、麻纺厂文创街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00亿元,助力泉州从“文化高地”迈向“文创产融新高地”。
城市对话
共探文脉传承新路径
此次活动将深度聚焦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特别设置城市文脉对话环节,“城市文脉对话”以“赓续城市文脉:文化繁荣与技术创新”为主题,会聚来自天津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福建本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工业遗产焕新、文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承载历史记忆,塑造独特风貌,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
在申遗与长期保护利用的探索中,泉州古城逐步形成“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的保护理念,探索出“微更新、微扰动”风貌保护、“润物无声”街巷修复、“以修代租”古建筑活化、“文物保险”管护新模式等创新做法,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文化保护利用的有力推进,也带动了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
为推动城市文化繁荣,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活动期间,泉州市携手重庆、扬州、宁波、绍兴、潮州、襄阳、福州、厦门等历史文化名城,共同发起《赓续城市文脉倡议》。倡议提出五大方向: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风貌、焕新工业遗产、深化文旅融合、增强文化惠民,系统推动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
“这是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及各城市的成功经验分享下,我们将共同推动理念创新、交流互鉴与项目合作。”鲤城区主要领导在致辞中表示。
跨界共生
绘就融合发展新图景
本届活动不仅是文创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文化、科技与城市共生关系的生动诠释。围绕“文创无界·城市共生”主题,文创周通过AR沉浸体验、IP主题巡游、电竞赛事、非遗展演、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打造全民共享、持续运营的文商旅生态,实现“365天永不落幕”的文创体验。
作为活动主要承载地,近年来,鲤城区持续以“数字赋能”为核心,融合文化特色、海丝元素与数字属性,推动文创从成果展示走向产业融合,从数字探索迈向活态传承。经过四年精心培育,鲤城正逐步绘就“数智海丝”发展新图景。据统计,三届活动累计吸引超200个国内外知名IP与泉州本地食品、鞋服、陶瓷等领域企业达成合作,签约项目102个,总投资超479亿元,覆盖文旅与经济多领域。
正如城市文脉对话中所强调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技术创新则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泉州以世遗之城为基底,以数字文创为引擎,正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未来,泉州将继续深化“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建设,推动闽派文化走向全国、影响世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泉州样本”。
据悉,文创周期间还将举办神券优惠消费季、民间文艺秀、街舞大赛、数字艺术快闪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势能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红利与发展动力。(黄琼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