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走好乡村振兴特色路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5-27 09:18 http://www.mnw.cn/

  小满时节,行走在福建乡村,农业生产高质高效、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尽现眼前。

  过去一年,福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定不移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高位推动 统筹谋划

  广大乡村最缺什么?人才是绕不开的问题。面对求贤若渴的乡村,上杭县不拘一格招贤纳士,推动乡村凤来雁归。在这个闽西革命老区县,随处可见各路人才与乡村深度互动的场景——

  在庐丰畲族乡上坊村,脐橙丰产不丰收,愁坏了果农。去年底到任的乡村振兴指导员刘烨辉凭借多年电商从业经历,为上坊脐橙制定了“出圈”计划,解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在下都镇砂睦村,县民政局退休干部何永生指导村里将长者食堂委托给第三方管理,制定运营方案及经费筹措、募捐筹款等措施,让这个民生工程步入可持续运营轨道。

  ……

  如今,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返乡入乡创业者等有生力量,形成了上杭乡村人才矩阵,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引才育才只是其一。越是复杂的工作,越需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福建便率先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常态化运行办公室,设立12个专项小组。这意味着,乡村振兴全面纳入顶层设计。

  谁来做?

  省委统一领导、市县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为各方划定了“责任田”,统一了考核评价的“度量衡”,树起了奖惩并重的“指挥棒”。

  做什么?

  规划先行,省市县三级完成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编制,乡村两级制定乡村振兴实施计划或方案,12个专项小组制定专项规划或方案,全省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因村施策,按照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稳定改善、收缩待定、搬迁撤并村、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海岛发展、侨台赓续村等9种类型,部署开展新一轮村庄分类。

  怎么做?

  乡村缺什么,就优先提供什么。缺钱——2021年起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创新乡村振兴贷等特色贷款产品,让金融活水流向广大乡村。缺人——累计选派2.2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1.2万多名科技特派员、1153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累计引进132支乡建乡创团队开展驻村陪伴式服务。缺地——允许各地在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

  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作基础上,接续推进“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力争五年内创建1000个以上省级示范村,带动全省1万多个村发展提升。

以业为基 强村富民

  一朵银耳,有多少种吃法?鲜炖银耳羹、冻干银耳、银耳糕点……数十款银耳加工产品挑动着吃货们的味蕾。

  一朵银耳,多有科技范?“福银雪耳”“福银黄耳”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牢牢掌握农业“芯片”主动权。

  一朵银耳,产业链可以有多长?农产品变身保健品、化妆品,农业生产基地和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

  这里是古田,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从就地取材利用山间段木栽培香菇,转向利用木屑、秸秆、棉籽壳、麸糠等农林下脚料袋料栽培,再到工厂化生产……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的古田人,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把食用菌这一土特产做成了大文章。如今,古田县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55亿元,“古田银耳”以89.91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第二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谈到福建农业,绕不开一个“特”字。平和的蜜柚、闽清的橄榄、晋江的胡萝卜、柘荣的太子参、武夷山的岩茶、永安的毛竹……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孕育出福建农业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小而美”,何以成其大?福建在打好特色牌的基础上,念好三字诀。

  聚——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引导人才、资金、政策、科技等要素集聚,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19个、农业产业强镇8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970个。“福”字号农产品不断拓展影响力,精心培育的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农优品”,涵盖全省70个县(市、区)3000多个绿色优质农产品。

  融——打通一二三产之间的界限,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多维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福建已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97家;整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49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成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及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新——种业“芯片”加速升级,卡住脖子的手指正被一根根掰开。自主选育的白羽肉鸡配套系,打破国外种源垄断;金针菇、真姬菇、杏鲍菇等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逐渐实现国产当家作主……全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98%以上。一批国家级、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展现科技硬实力,5G茶园、蛋禽养殖机器人等数字农业应用取得突破。

  耕耘山海间,福建蹚出了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路。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29亿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2元、同比增长6.9%。

内外兼修 向美而行

  位于连江县丹阳镇坑口村的坑口小院,前身是连江县第一酒厂。近年来,在美丽庭院提升打造行动中,当地将其修缮一新,重塑和改造庭院空间,既保留原生态肌理,又注入现代文创因素。村里还引入了电商直播、围炉煮茶、儿童乐园、户外游戏等新业态,使曾经空荡杂乱的院落空间变身为游客与乡村深度互动的场所。“丹阳三宝”——线面、肉燕和豆腐,也通过这个新晋网红打卡点,成了抢手货。

  坑口小院,正是福建乡村“五个美丽”建设的代表作。

  “我们在全省部署开展‘五个美丽’建设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建设典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引导各地乡村利用旧物料、闲置物件、废弃农具,对村庄边角地块、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垃圾堆放点等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坚持“原生态”,原汁原味地保留村庄固有风貌、特色、肌理、样式。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美丽庭院9.1万户、美丽乡村微景观2.9万处、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5447个、美丽田园2131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640个。

  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正是打造福建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行走在福建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一幅既有肌体之美又有灵魂之美的和美乡村图景入画来。

  在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任务基础上,福建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目前,全省农村公厕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4%,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

  “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守护乡愁记忆,将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让乡村之美的内涵更丰富。

  同时,福建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六要”群众工作法,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推广应用“网格化”“数字化”“积分制”“清单制”等创新手段,推动广大乡村走上善治之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原标题:福建:走好乡村振兴特色路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