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获国家科技奖三项目 都与民生相关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3-01-19 09:20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陈文哲昨在京领奖
陈文哲昨在京领奖

省农科院教授级高工王泽生
省农科院教授级高工王泽生

中科院院士谢华安
中科院院士谢华安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福建共有三项目获奖,获奖项目皆与民生相关。

  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等6家单位的“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As2796等的选育及推广”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王泽生、廖剑华、王贤樵等。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广适强优势优异种质明恢63”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谢华安、张受刚等。

  福建工程学院和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公司的“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陈文哲、曹晖等。

1.

比肉贵的白蘑菇今成寻常菜

“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As2796等的选育及推广”项目

  “三十多年前,一只白蘑菇能换一个鸡蛋,老百姓舍不得吃,都用来出口创汇。”双孢蘑菇,俗称“白蘑菇”,一些老人家还管它叫“洋菇”。解放前,这种菇都是老外吃的,是高级西餐菜肴,中国人很少见过这个,价格也堪比肉价。

  解放后,双孢蘑菇在国内得到推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建是重点产区,几乎全部用于出口。那时的双孢蘑菇主要有两种,国外引进的品种口味不错,但产量少,农民不爱种;国内品种长得又多又快,但口感差,老外不爱吃。那时省内主管部门过完年都要开会,为该种哪一样争论不休。

  为此,国家轻工部委托福建省蘑菇菌种站(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前身)牵头组建全国攻关组,开展育种研究。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王泽生也加入研究。

  1982年,试验人员在世界上首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破解了双孢蘑菇杂交育种世界难题,筛选鉴定每批最快1天完成,提高了研究效率。不过即便如此,真正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也需要10年左右反复研究、验证。1990年,研究人员终于选育出了既能高产,品质又好的双孢蘑菇“As2796”。历时30年的研究与推广,该品种占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80%。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双孢蘑菇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产量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一半。双孢蘑菇也成了家常菜。

2.

身强力壮的“明恢63”杂交水稻的“好父亲”

“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广适强优势优异种质明恢63”项目

  杂交水稻,顾名思义就是用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产生更好的下一代。这里面杂交水稻的“父母”非常重要,“明恢63”聚合了大量的有利基因,是身强力壮的“好父亲”,但是研制的过程经历了约40年。

  “研究杂交水稻,最难的是把抗病性、优质性、丰产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研究出具备各种优良特性的水稻“父亲”,然后和各种水稻杂交,产生适应全国各地的“好后代”,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以前,我国的杂交水稻“父本”都是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虽然也有不少优点,但抗病能力不高,急需寻找一个水稻的“好父亲”。

  谢华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41年,1972年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在福建、海南两头跑。培育一个杂交水稻良种,至少要杂交6代,就是开花结果6次,才能选出性状稳定的单株。在福建做试验要6年,到海南岛冬季加代试验,时间缩短为3年。其次要经过2年复测试验和少量制种,观察杂种优势,选择出田间表现好的育种材料。第三是参加2年的区域性试验和1年的生产性试验,通过审定之后,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1980年冬天,他的研究团队成功选育出广适应性、强优势的优异杂交水稻种质“明恢63”,用它做“父亲”配成的各种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占全国同类水稻面积的65%~70%。我们现在吃的国内大米,大部分都是“明恢63”的后代。

3.

打破国外垄断汽车玻璃终能国产

“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

  透亮、结实、弯曲有度,破碎后能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这些功能集中到一起,算是对汽车玻璃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在陈文哲团队“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出现以前,全球汽车安全玻璃的关键技术,一直被日本和法国垄断,并实行全方位的技术封锁。

  陈文哲介绍说,汽车玻璃是不规则的异型曲面,曲率变化复杂,玻璃的弯曲、压制、钢化工艺要保证成型精确、弯曲一致、钢化均匀、不产生变形,因此既要求玻璃强度、精度高,又要求安全可靠。

  经过多年攻关,团队发明了新的制造方法,制造出了适应任意异型曲面的汽车钢化玻璃,提高钢化均匀性。同时,发明了可以调节曲率的机器设备,实现了任意型面玻璃的弯曲压制,攻克了几大世界难题。目前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全面突破了国外垄断和专利壁垒,主要关键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该项目整体技术在福耀玻璃及其下属的20多家子公司应用,不仅替代了进口产品,而且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累计总产值达200多亿元,我国汽车玻璃生产再也不用看外国企业的脸色。(记者 缪星象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