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消失”的100天:现状如何?范丞丞走红和范冰冰有关吗
范冰冰“消失”的100天
有人忙着寻找
还有人急着“躲避”
范丞丞很火,他微博隔空喊李晨一句“姐夫”就能上热搜。但9月8日晚在南京,他哭了都没能上热搜。
在那场乐华七子NEXT巡回粉丝见面会上,范丞丞哭得梨花带雨。他说,“因为最近发生的事情很多,可能使我变得更加敏感了吧。”
就在两天前,他在个人微博上写到:中世纪的钟声敲响,戴好王冠准备出场。配图中,范丞丞头戴王冠,身着披风,意气风发。
18岁,到底还是太年轻。南京之行,舞台上的范丞丞被问及10年后的样子,明显情绪不稳,哽咽落泪。按照往常,姐姐一定会出来打打气,安慰鼓励一番。
但翻遍了各种渠道,人们也没有找到范冰冰的任何消息。从6月2日至今,她的微博已经100天没有更新了。
一
范冰冰的出道,源于参演一部叫《女强人》的电视剧。当年只有15岁的她,只参与拍摄了三天的戏。放在今天,也就是跑龙套的。
但范冰冰的演艺经历赫然写着:1996年,范冰冰参与拍摄刘雪华与邵兵主演的电视剧《女强人》。这就像在北京的打工仔,称自己参与首都建设差不多。
不出名时可以理解,出了名还这样做,说明这三天短暂的拍摄对她之后的演艺事业足够重要。
“我当时真的只是一个无心的举动。”刘雪华是知名的琼女郎,从她后来的言论看,在《还珠格格》筹拍时,她的确将范冰冰介绍给了琼瑶。这才有了后来的金锁、现在的范冰冰。
刘雪华后来回忆说:“如果我没有发掘她,同样会有其他人发掘她的。”范冰冰表示,当时没有预感这部戏会改变自己,只是单纯兴奋“我有戏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剧组会找到自己。
10年后,范冰冰自组工作室,投资推出的第一部电视剧《胭脂雪》便力邀刘雪华主演,她坦言:“我想要报恩。”
刘雪华在《胭脂雪》饰演玉禾的婆婆辜李氏,与范冰冰为对手戏,但百度词条关于她的这段演艺经历却是空白:只提到2006年的《春天后母心》,以及2011年的《宫锁心玉》、《甄嬛传》。
这部范冰冰首次担当制片人,同时饰演女主角的《胭脂雪》,仿佛从未出现在刘雪华的经历中。
也有说法称,范冰冰被王京花捧红了,但前提依旧离不开《还珠格格》,自然也就离不开刘雪华的“举手之劳”。范冰冰因金锁一角被观众熟知后签入华谊,接手她经纪工作的人正是王京花。
这位号称娱乐圈大姐大的王京花,在为范冰冰接的众多戏中,就包括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电影《手机》。范冰冰也因为饰演女主角武月,获得第2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二
电影《手机》成就了范冰冰,这次危机也因“武月很开心”起。
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手机》,被观众认为映射了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以及他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这给崔永元带来很大困扰。
时隔多年,这件事也淡了下来。但今年5月,冯小刚在微博中公布《手机2》海报。同一时期,范冰冰个人微博中发文:“电影《手机2》拍摄现场!武月很开心!”
这显然激怒了崔永元。他接连发布微博,放出“天价片酬”和“大小合同”的消息,一时间刷爆朋友圈。正当人们争论消息真假时,范冰冰工作室的声明反倒间接证实:“范冰冰女士为该演出合约受邀演员,演出酬金及其他细节一并在列”。
什么是大小合同,有人解读为“阴阳合同”的变体。通俗点,就是为了少缴税。还有人说,如果大合同收入以账外收入等方式向税务机关瞒报,就不是少缴税的问题了。
反对者认为,畸高的片酬收入妨碍了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加剧了分配体制的扭曲和收入公平性的沦丧。支持者认为,演员高片酬是市场决定的,观众喜欢看、制片方买账,挣多挣少凭本事。
众说纷纭之际,税务部门开始出手。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说,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由于范冰冰工作室地处无锡,无锡地税回应称:目前已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的要求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有人注意到,在5月28日前,范冰冰更博速度几乎每天一条。6月2日范冰冰转发她参与的公益项目动态后,就停止更新。就连她原定6月8日半夏晚会的行程,也以爽约告终。
范冰冰去哪儿了?有人忙着寻找,还有人急着“躲避”。
由范冰冰、吴亦凡等主演的《爵迹2》原定7月6日公映,但上映前十天却突然宣布改档,新的上映日期至今未公布。
电影《大轰炸》7月3日发布新海报,跟此前发布的定档海报相比,不见了特别出演的范冰冰的名字。
至于范冰冰主演的古装大剧《巴清传》,迟迟未能播出。
就连与范冰冰利益攸关的品牌代言,风向都开始变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