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 微信数据报告》,光是今年 9 月,平均每天登录微信的就有 9 亿人。当微信成为必不可少的装机应用,毫无阻碍的沟通除了让人与人关系更亲密,也让我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模糊分散。非工作时间,只要老板同事一个微信,加班是常有的事。
既然微信变成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无可避免,那我们能利用微信自身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明确群聊目的,工作休闲要分清
工作中,我们为了沟通方便常将某些项目相关人员拉到一个群里,但因为群聊人多,有时重要信息会被聊天淹没,说的人以为自己传达到位了,但听的人却未必知情。
1. 把重要的工作群分开
在 AppSo,我们有一个前人遗留下的好传统:把工作群和休闲群分开。当工作群有新消息时,我们都明白那是有新的工作任务了,要及时查看并回复反馈。
至于休闲群?我们直接改了个名叫「可以不回复群」,管它聊天记录几百条,就算主管尬聊冷场我都不管。
2. 巧用群聊背景做提示
好了,群建好了。为了避免自己在不同群发错信息,我会把群聊背景加以区分,或者提醒自己建群目的。
之前,AppSo分享的这篇文章和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简单粗暴但绝对有效的群聊背景,好好用上,准保你「在合适的群有合适的发言觉悟」。
3. 用「群公告」发通知
每个群主都可以使用「群公告」功能,发布群公告时会以 @ 的形式通知所有人,每个人都会收到提醒。对一些重要消息,可以采取群公告的形式公布,要求大家收到回复。但也不要滥用,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只保留必要通知,避免注意力分散
1. 关闭不必要的微信通知
除了关闭不重要的群聊消息通知,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 AppSo 同事,还关闭了微信消息通知功能,因为我们觉得频繁亮起的屏幕太让人分心。
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隔三差五查看群聊既容易被带跑节奏,浪费时间,也弱化了自己对手头工作的专注度和投入,需要一次又一次重新进入高效状态。
另外,关闭朋友圈或小红点通知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一条又一条往下刷朋友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如果你也总在工作时不自觉陷入时间黑洞,还可以看看 AppSo之前分享的这篇文章。
2. 无法马上处理的信息标为未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忙起来,看完某条微信消息就「用意念回复」了,以为自己回复了,但实际并没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无法马上给对方答复的私聊我都会把对话框左划标为未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更直观的提醒事项。
把收藏笔记用于协作和信息同步
1. 保留聊天记录,方便后期查找
当我正在参与或跟进某个短期项目时,我会置顶群聊,方便有新进度及时同步,项目结束时再取消置顶。
工作群的聊天记录我一般都不会删除,一方面是在找相应群或负责人的时候可以直接「搜索」到群聊,一方面是方便后续工作中出现争议时,快速找到相关聊天记录。
这种时候要好好用上「查找聊天内容」功能,比如搜索关键字、签合同或某个时间前后的「日期」、指定「群成员」的聊天内容,确定当时对某些细节的决定。A 君注:当然,重要内容还是要以邮件或其他更正式的形式确认。
2. 用好「收藏」笔记,同步会议记录
在「收藏」里可以记笔记,还可以插入图片和录音。比如某个会议中,录下重要的会议内容加以笔记说明后,再把有图片、录音说明的笔记直接微信分享给其他同事。
这样就解决了微信无法转发语音的尴尬,可以更明确地传达老板或客户的要求,比多个软件处理完再整合更方便。
而且,手机保存的笔记在电脑上也能查看,同步起来也很方便。A 君注:微信收藏的存储空间仅为 2G,不适合作为长期办公笔记使用。
详细版的微信功能大全,可以查看:Windows 版、Mac 版。
3. 置顶待办事项
你还可以在「收藏」里列出当日工作中的待办事项清单,置顶在聊天列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