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收官不到一周,当下正值网购一族的密集收货期。面对收到的货品,很多人收到了欣喜,但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满意,选择“退货”。近期,就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今年“双十一”网购后的退货体验,其中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值得借鉴,避免踩“坑”。
网购付款前
悄悄取消“运费险”
用户名为“烟火啊Lue”的网友表示:今年碰到了一个最差劲的“双十一”商家。在他付款前,商家悄悄取消了运费险。同一个链接、同一个款式拍的不同颜色的服装,码数差距太大。后来联系换货时,商家也不回复。等到收到商家换来的产品后,发现仍不对。不仅如此,商家还玩起文字游戏,表示不给退运费。
产品无问题
但是想反悔
用户名为“bo博ss”的网友表示:今年“双十一”之前,发现旧的剃须刀没电了,不能用了。于是趁着“双十一”店家优惠活动,随手新买了一把。然后新剃须刀到货后发现,原来旧的剃须刀还能用。尽管有七天无理由退货作为保障,但是因为并非产品的原因,退货要自己出运费。不禁感叹,这真是后悔的心情比天气还凉!
买东西图便宜
发现买来无法用
用户名“夏日痴痴11”的网友说:今年“双十一”买的东西陆陆续续都到了。不幸的是,有两个居然买错了。后来想了下为啥会买错,大概是因为看见价格低,又急需,所以顺手下单了。没想到真的寄过来时,发现全都没法用。经过与商家沟通,对方也同意了“七天无理由退货”,但是由于商品过于便宜,退货扣掉运费之后,还剩不到十块钱。折腾来折腾去的白忙活。这真的是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
中消协提醒
警惕退货骗局
作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盛会,“双十一”在引燃人们消费热情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面临“退货”的现实问题。自从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有权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随着近年来网上消费热情逐年高涨,人们使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情况也变得愈发多样而频繁。不过专业人士指出,“退货”看似操作简单,但是也暗藏风险。近日,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醒,警惕“网购退货退款”骗局。其中指出,消费者要了解退货退款流程,退款要求另外下载App等大概率是骗子;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入陌生群聊;要警惕涉卡转账,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王国良 郭雅霞)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