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末伏是什么意思?末伏吃什么?今年“三伏天”什么时候出伏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天气网 2021-08-10 10:26 http://www.mnw.cn/

  今天,总算迎来末伏了,超长40天的三伏天也开始进入尾声。

  末伏,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共10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而末伏作为“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今天,本市西部北部山区还将有雷阵雨天气,温度方面,未来三天气温相对平稳,预计白天最高气温均在30 ℃ 至31℃之间,夜间气温平稳维持在22 ℃。后期光照增强,紫外线照射较强,请注意防晒。另外,闷热感较强,出行需注意防暑降温,谨防中暑。

  气象部门提醒公众,近期山区降雨较多,地质灾害风险升高,请避免前往山区等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附: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1年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共40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高温“熄火”?全国末伏热力地图出炉 看谁家暑热埋“伏”

  三伏天”最后一伏开始!8月10日我国进入末伏,大部地区高温“熄火”,南方雨水增多增强。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末伏热力地图”,看看末伏期间哪里还有暑热埋“伏”,哪里应“伏”自如。

  今年中伏东北气温异常偏高 西南闷热十足

  今年中伏期间,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东北多地遭遇罕见的高温考验,气温显著偏高,且持续性长、极端性强。热浪之下,黑龙江的空调卖到脱销,引发网友热议:“你可是曾经连风扇都用不到的地方啊......”、“空调安装师傅已经排到下个月了,现在现货风扇都抢不到”。

  7月下旬,黑龙江全省平均气温为25.7℃,比常年高3.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各地气温均高于常年,大部地区气温偏高2℃以上,其中,伊春大部、哈尔滨东部、三江平原、牡丹江偏高4℃以上。这样的天气直接刺激了当地空调需求的大面积爆发。

  黑龙江省2021年7月下旬气温距平分布图(℃)

  此外,西南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伏气温也偏高。像是重庆、四川、贵州等多地7月底至8月初最高温频超40℃,突破日极端气温值,其中重庆彭水8月1日和2日连续两天最高温达41.5℃,加上湿度较大,闷热如蒸笼。

末伏我国大部高温“熄火” 华南小心埋“伏”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今年末伏期间(8月10日至19日),我国大部高温“熄火”,仅在华南局地仍有高温冒头。

  在南方,受雨水增多增强影响,高温范围将迅速收敛,暑热有所缓解,尤其是在降雨频繁的长江流域,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气温“不走寻常路”,原本在此时应有高温“出没”,但今年末伏期间最高气温都将陆续降至30℃上下,且夜间最低气温也逐渐下滑,率先“熄火”,退出高温行列。而四川、重庆等地由于持续降雨,气温也较为低迷,开启“应‘伏’自如、悠哉吃瓜”的模式。

  不过在江南南部、华南一带,受季风云团影响,虽多一些分散的强降雨和强对流,但最高气温多在33℃上下,体感依旧闷热,要小心暑热埋“伏”。其中,海口将是高温最持久的省会级城市,暑热难消。海口从8月6日至8日已连续3天高温,未来一周继续高温,一旦十连击兑现,将创造当地8月最多高温和最长连续高温的纪录!之前8月高温日数最多的为8天(2017年),最长的连续高温纪录是7天(2017年8月8日至14日)。上述地区的小伙伴防晒是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切忌贪凉。

  在北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局地气温偏高,偶有高温冒头;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一带最高气温多在30℃出头,午后仍感觉有点热,只要外出的你避开午后最热、最晒时段,便可以应“伏”自如,悠哉“吃瓜”了。

  末伏全国最清凉的地区当属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气温下滑明显,最高气温多在25℃上下,最低气温16至18℃左右,秋意渐显,凉爽舒适,成为末伏期间最让人羡慕的区域,可谓“佛系度伏”。常年来看,东北地区在立秋期间自北向南陆续开启入秋进程,哈尔滨即将开启入秋进程,长春也会在秋天的边缘试探。上述地区的小伙伴早出晚归时还需多加一件外套,晚上需要盖个薄被入睡,谨防感冒。

  末伏过后还会热吗?胡啸表示,虽然全国大部没有成片的高温了,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还要关注临近预报,防止暑热冒头。另外,末伏期间南方雨水多,颇有“倒黄梅”的味道(倒黄梅是指出梅进入盛夏已数日,长江中下游气象要素已具盛夏特征后又再转入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需关注强降雨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山洪、山体滑坡、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尽量远离气象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

末伏补水养肺防干燥 切莫贪凉防感冒

  “立秋”后凉爽的天气还没那么快到来,末伏具有炎夏湿热的特点,又带有秋天的温燥,常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由于之前的三伏天对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末伏要特别注意养生和恢复身体。

  1.切莫贪凉损阳气

  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是,白天高温闷热,但早晚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大。所以末伏时节,取凉须有节制,以免伤及身体阳气。末伏里吹空调要把握好“度”,切忌猛吹空调、过度吃冷饮,不宜直吹空调,也不要频繁地进出空调房。特别是早晚气温下降时,避免着凉感冒。

  2.补水养肺防干燥

  立秋至末伏这段时间,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这热跟夏天微微有些不同。比如除了热之外,还有些干燥的感觉,和夏天的湿热不同。由于夏季酷热出汗多,常损耗过多,使人体水分不足。加上秋季气候偏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常会有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皮肤干等症状。相较于夏天,此时补充水分更为重要。由于秋燥易伤肺,除了喝水外,建议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防燥又养肺,如冬瓜薏米煲老鸭、银耳百合粳米粥。

  3.养好脾胃贴秋膘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处于较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甚至发生秋季腹泻。末伏天健好脾胃,可以改善胃口不佳情况,而且有利于“贴秋膘”。

  最后,中国天气网温馨提醒,末伏天里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祝大家舒适度伏,快乐迎秋。(来源:中国天气网 策划/刘珺 设计/罗嘉雪 数据支持/胡啸)

原标题:今日进入末伏,早晚开始凉快了!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世预赛国足vs印尼今晚几点比赛直播时间 中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发出通知 全面推进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平潭2025年爱心送考活动启动 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洗礼——中共泉州市 平潭公安交警发布倡议信 呼吁为考生营造 鹿晗工作室发布失实讯息声明 辟谣转卖演 53岁朱茵状态引热议 网友:女神还是女神 《藏海传》是否会拍摄第二部?高明扮演者 范玮琪《歌手》补位 将与卫兰进行1v1对决 健康真相:乳糖不耐受就是牛奶过敏吗?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