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玉米大省吉林新粮缓步入市 业内人士冀农民把准时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11 17:20 http://www.mnw.cn/

­  受多重因素影响,这个冬天吉林省玉米入市价格呈现出“高开高走再回落”的趋势,入市新粮总量占比相较历史同期明显减少,成为当前中国玉米主产区收购情况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建议,在玉米购销市场化后,农民应结合自身情况适时把握售粮时机。

­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中国的产粮大省。2016年,中国启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玉米流通新机制取代国家定价临时收储政策,推动了社会多元收购主体入市,助力农民实现增收。

­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该省目前收购玉米共计115亿斤,玉米深加工企业、储备粮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部分社会收储和贸易企业是市场收购主体。

­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处长王涛向记者介绍,该省新粮上市初期价格高开,每吨1600-1650元(人民币,下同),到2018年11月下旬每吨突破1800元,进入12月份以后价格回落,目前在1710-1750元左右振荡。

­  “收购节奏变化很大。”王涛表示,目前该省新粮收购进度尚不到预计总量的三成。

­  王涛认为,这既有农民市场意识增强的因素,也有宏观经济形势、竞价成交临储玉米结余、非洲猪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  这样的市场新变化不仅仅是一省个例,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月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1325万吨,同比减少2451万吨。其中,玉米4542万吨,同比减少1896万吨。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市场在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曾经历过短暂的价格下滑阵痛。阵痛期过后,上一个秋粮收购季的玉米市场很快迎来积极反馈,社会多元收购主体纷纷入市,中国玉米行情一度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  对于今年的新粮上市季,王涛建议农民根据粮食质量、储存条件和自身经济状况把握售粮时机。“目前这个价格可以适时卖粮,暂时不想卖的,应及时倒垛、晾晒、通风,避免生霉坏粮。”王涛表示,可以理解农民想卖高价的心理,但更要理性看待市场。(记者 李彦国)

原标题:玉米大省吉林新粮缓步入市 业内人士冀农民把准时机
责任编辑:蒋晓彬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看见惠安|惠安小天坛 双拥之花绽放八闽大地 ——福建推进新时 漳州以旧换新补贴 再辟新渠道 漳州快递小哥荣膺全国青年先锋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场火热 从50年前的这篇报道,感悟总书记的劳动本 苏颂书院正式落成 厦门再添一处人文地标 厦门和美天地开门迎客 商业面积约6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