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CPI走高掣肘货币政策? 央行新年降准已给答案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0-01-13 15:35 http://www.mnw.cn/

  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CPI也是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变量。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对内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样需要关注物价水平。2019年,央行多次强调,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接下来,货币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健,使得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5%,低于市场预期。从2019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涨2.9%,顺利实现了2019年初确定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数据公布后,市场上有关CPI走升的预期明显降温。

  多家机构预计,2020年,猪肉市场供应有望逐步恢复和稳定,随着生猪价格下行,CPI同比涨幅也有望稳步回落,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

  此后,市场上担忧货币政策的情绪也明显缓解。2019年,CPI走高时,不少人曾担心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说这会“掣肘”货币政策。

  那么,货币政策与CPI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对普通人来说,CPI是观察生活成本的指标,但对于一国而言,CPI更是观察宏观经济的重要窗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CPI也是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变量。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对内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样需要关注物价水平。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较快、通胀有大幅上行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收缩,避免物价出现全面、大幅的上涨。反之,通胀疲软,则应放宽货币政策。目前,全球多个央行都把盯住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锚,用于引导社会公众的预期。比如,因为通胀数据持续低于2%的政策目标,美联储、欧央行在2019年均迈开了货币再宽松的步伐,寄希望于通过降息等手段刺激经济,让通胀重返政策目标。

  因此,2019年国内CPI出现上涨后,市场普遍担心,这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在谈到通胀目标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指出,正确的做法是,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胀目标,从1%到4%可能都是合理的选择区间。比如,发达国家和人口老龄化经济体最优的通胀目标可能是1%或1.5%,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年轻化经济体可选择3%或4%,有些持续高通胀的经济体还可以把通胀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比如超过4%。货币政策(比如对通胀目标的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预期,但前提是这种引导离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趋势不远,这样的货币政策才是符合实际和有效的。

  2019年,央行多次强调,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

  从CPI上行的背景看,CPI涨幅上升主要受肉类食品影响,是典型的部分食品导致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而且,从未来一段时间看,市场普遍预计2020年下半年后,翘尾因素对PPI的影响将小于2019年并将更加稳定,CPI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逐步消退,两者间的差距有望趋于收窄。

  2020年新年伊始,央行0.5个百分点的降准也打破了所谓的货币政策“掣肘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释放了8000亿元长期资金,这将有利于带动实体经济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减轻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负担。

  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下降之后,降准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走向另一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定调——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要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政策过紧,会加剧总需求收缩和经济下行;政策过松,又可能固化结构扭曲,推高债务并积累风险。因此,要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内部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全球范围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是我国经济的“亮点”之一。正如易纲所说,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

  目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仍然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仍保持在2.5%之上。相比之下,2019年美联储结束加息,并进入降息周期。2019年7月份以来,美联储已经降息3次共75个基点;欧央行也于去年9月份开始降息并重启了资产购买计划;更有部分国家,如日本、瑞士等国已经深陷负利率政策之中,非常规货币政策被迫“常态化”。

  然而,“大水漫灌”式的非常规政策效果仍存在争议。从目前的国际实践来看,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货币刺激可能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从中长期来看,反而会带来诸多“后遗症”,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让危机的调整过程更长。正因如此,易纲指出,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月12日,在经济日报社举办的“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谈到货币政策时,再度明确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

  接下来,货币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健,使得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的形势下,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宏观杠杆率和汇率的稳定。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陈果静

原标题:通胀预期转向,货币政策减“烦恼”
责任编辑:陈玲玲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每日475.52元!最高检公布最新侵犯公民人身
  • 广州一女子家被12台空调外机包围:白天热浪
  • 深圳千万豪宅两次遭水淹 积水深度超过20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海沧港“大家庭”添新成员 宝泰码头顺利 加快补齐医疗领域短板 晋江一批医院建设 男子为520第一个领证排一夜队 被蚊子咬了 外贸企业开足马力接单生产 厦门对美海运 “真金白银”补助 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 雨中邂逅“最美林鸟” 广州某科技公司遭境外网络攻击 公安机关 关注“全国助残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