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浙江龙泉生态农业启示录:沃野添绿 循环生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20 11:00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  仿野生铁皮石斛 奚金燕 摄

­  中新网丽水5月20日电(记者 奚金燕)当下,中国农业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农业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循环农业成大势所趋。

­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浙江龙泉较早地谋划生态循环农业,将“两山”理论融入到农业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积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发展生态产业促增收。”对此,龙泉市委书记王顺发信念笃定。

­  经过多年探索,龙泉初步构建起了生产主体内部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县域内大循环的全域生态体系,趟出了一条以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绿色发展之路。

­  整治破面源污染 绿水青山入画来

­  龙泉,地处浙闽赣边境,森林覆盖率达84.2%,PM2.5年均值仅25微克/立方米,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  随着生态资源的日益稀缺,这方世间难寻的绿水青山也招徕了无数的“金丝雀”,吴纪贤正是其中之一。

­  “只有水好、空气好,才能种出回味微甘的好石斛。”吴纪贤种铁皮石斛二十多年了,过去都是种在沿海城市,因担心工业污染,2007年开始物色新的基地。经过8年考察,上百次踩点,吴纪贤最终选择了龙泉。

­  基地位于龙泉西街周村的一处峡谷中,山上引下的泉水汩汩流淌其间,浇灌着铁皮石斛。吴纪贤说,在绿水青山的滋养下,不用打广告,也有源源不断的客商上门高价收购,“这里种出的价格要比普通的高5倍!”

­  绿水青山是龙泉最大的金字招牌,也是其发展的宝贵优势。然而作为农业大市,龙泉过去的农业生产十分粗放,带来了巨大环境压力。

­  为呵护好绿水青山,龙泉较早地谋划生态循环农业,制订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统筹谋划环境承载和污染防治,集聚治理合力,有效治理和控制污染源头。

­  目前,已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大小养殖场713家。同时,龙泉立足山区特点和空间优势,注重推进“农牧、林牧、经牧”融合发展,鼓励56家有基础、成规模的养殖场向种植区、林区搬迁转移。

­  龙泉山水 奚金燕 摄

­  三大循环系统 构筑全域生态体系

­  在“有形之手”的倾力挥毫下,一座如诗如画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在龙泉市兰巨乡崛起。步入其间,竹影婆娑,绿意盎然,很难发现有养猪场。

­  这源于园区创建以来所秉持的“循环”理念。园区内现有养猪场13个,常年存栏生猪2万头。为解决养殖污染,园区内20多座山上都铺设了沼液利用管网。

­  “猪尿经沼气设施处理后再通过管网喷施到周边农作物上,形成小循环;猪粪则运到加工厂制成有机肥,并施用到园区内农作物上,形成中循环;园区外回收施用则形成大循环。”龙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叶松生表示,三大循环系统之下,龙泉农业真正实现了零污染。

­  在“循环”的作用下,一个个养猪场变身成美丽牧场。走进康达生态养殖场,乐声绕耳,白墙黛瓦,一派江南田园风光。

­  “你别看现在这么干净,以前地上都是污水,有时还会漏到稻田,村民总是要找上门。”业主叶金荣提起那段日子,摇了摇头,“多亏了政府,让我下定了决心,换个办法养猪!”

­  叶金荣如今不仅安装了污水处理系统,还配套了一个苗木绿化基地,“这些毛竹用沼液喷施后,长得特别肥壮,收益高了不少;猪粪,每天厂里都会来拉走,再也不用头疼了。”

­  叶金荣口中的工厂正是龙泉市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肥料厂。在中循环系统内,肥料厂如同一个净化枢纽。

­  叶松生告诉记者,猪粪和废菌棒是龙泉农业两大污染源,尤其是废菌棒,过去大多被农户抛弃于田边河道,成为病害菌滋生源。而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补贴,鼓励肥料厂向农民收购废菌棒,用于制作有机肥,光去年就收购了1.9亿袋,农民实现增收2000多万元。

­  种养业内部小循环、各功能区中循环、外部大循环……以兰巨为范本,龙泉已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30个。在全域生态体系的格局之下,龙泉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处处是景,步步可观。

­  龙泉的养蜂场体验馆 奚金燕 摄

­  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叩开致富之门

­  生态兴农业,循环美田园。依托好山、好水、好风光,龙泉将农旅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加速创建一批农业精品乡村、农家乐及绿色农产品,使之成为山区农民增收新渠道。

­  在龙泉,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金必福,从自家的茶园里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

­  做了半辈子茶叶生意的金必福,如今拥有茶叶基地2000余亩、农林观光园区6500亩,以及一个以茶为主题的金观音庄园。在庄园,游客不仅可以品好茶、吃农家菜、游茶山,还可以了解茶文化、体验制茶乐趣、参与农事活动。

­  “现在庄园每年能接待大约两三万的游客,光庄园内的产销区一年就有两百来万的收入。”金必福喜不自胜地说道。

­  而在山的另一头,叶根娥的甜蜜事业也正如火如荼。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叶根娥去年回到农村开始养蜂,并在养蜂场铺设了游步道,又租下一栋房子开起了农家乐,如今每逢周末都有客人前来体验甜蜜之旅,采蜜、游山、洗水,不亦乐乎。

­  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目前,龙泉已发展铁皮石斛、红心猕猴桃、火龙果等高标准设施果蔬基地1100余亩,带动农民产业增收2810万元人民币。

­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向绿色发展转型。

­  风正“绿”帆悬。诚然,农业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而龙泉正以“水滴石穿”之韧劲,深耕生态循环农业,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的“双赢”。(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践行回信精神 感恩奋进‘十五五’”福建
  • 学习规划建议每日问答丨如何理解“十五五”
  • 普京:28点新计划可能成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首届留学报国论坛在榕举行 周祖翼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结的是科技成果,更是产业硕果 26金21银17铜 本届全运会福建省代表团创 福建省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传达学习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环境提升 福岭有福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