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APEC峰会领导人会议周的大幕已经正式开启,世界目光也聚焦APEC的会场内外。昨天(6日),记者探访了尚未正式开放的APEC雁栖湖会议区,还有已经启用的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
APEC会场外景
国家会议中心内部(央广网记者黄一博 摄)
古韵古风的城楼,红柱大屋顶,中轴对称的庭院中间是半球形的水幕。走进坐落在雁栖湖畔的新闻中心,不由让人联想起“云间征雁水间栖”的诗句。这座建筑整体采用四合院式布局,青砖红柱、蓝匾金字尽显中式风韵。
APEC新闻中心副主任金鹏:它是有中国元素的,大家一进来看到我们这个城楼,城楼上有一块匾额,中英文新闻中心字样的匾额,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亮点。
站在院内,记者左手边的三层楼是媒体工作区域。这里设置了500余个记者座席,配备了一百台公用电脑,分别安装了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操作系统。记者乘电梯上到三层,在这里透过窗户放眼望去,层林尽染的无限秋景令人流连忘返,其中最显眼的,是宛若旭日初升的日出东方酒店。它是扁球形建筑,整体使用的是玻璃外墙,远看在阳光下如一颗湖面上的巨型扇贝。
驱车大概十分钟,记者来到酒店门口。由于会期还未正式开始,记者并不能凭手持证件进入。门口除了警卫,还有几位从三亚和上海等地来的厨师,他们拿着身份证正在办理出入手续。一个小伙子对我说,酒店因为要准备为APEC会议的中外宾客服务,特地将他们从各地抽调来:
厨师:用餐的人比较多,可能有上千人吧。他们忙不过来,所以要我们过来帮忙。
在雁栖湖核心岛上,还能看到以“汉唐飞雁”为设计理念的主会议中心、静穆矗立的九层仿古雁栖塔,它们都尽情展现出现代化会议设施与山水田园的完美融合。
此前有消息说,本次APEC的安保十分严格。记者也亲身体会到了。在会场入口的安检处,佩戴手套的工作人员对所有车辆都是逐一搜查,包括后备箱、前车盖、车座的内部等。
此外,雁栖湖面的水上巡逻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警用巡逻艇驾驶员高岩龙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处置发生在雁栖湖水域的各类突发和救助警情:
高岩龙:一个正式的驾驶员加上三个协从人员,他们三个人会及时发现周边情况,我们大概是一个小时巡控一圈,时间应该在40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
与虚位以待的雁栖湖会场不同,位于鸟巢和水立方北边的国家会议中心已经启用,此时是一番繁忙景象。记者看到,会议中心大厅一楼陈列着展现剪纸、风筝、京剧、皮影戏、抖空竹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在人们的簇拥下,北京非遗中心工作人员路宝钢正在展示皮影戏道具是怎么做的:
路宝钢: 你可以看到一条线,然后等于我们要临摹一遍,把这个样子临到瓶子上,拿下来以后...
此外,大厅南侧有“品味北京”专区。贵宾室中摆放着“中国红”的沙发以及传统木制屏风。
除了媒体记者、工作人员,记者看到,身着蓝白色外套的志愿者团队,穿梭于会场各个角落。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刘红瑾今天在志愿者岗位上度过23岁生日,她说,自己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志愿者:你在服务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一定的洗礼,得到一定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