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的“军事化”
荣兰祥把别人家对孩子的心思,都花在了汇聚着一帮拜把兄弟的蓝翔技校。
之所以这次两个副校长能带着学生来两肋插刀处理荣兰祥的家事,孔素英透露,王继中、曹金栋等管理层的不少人都与荣兰祥是一个村的拜把兄弟,“ 他们没有一个人敢这么做,除了荣兰祥指使”。
据了解,在对老师的管理上,学校中高级技工的老师多数是长期性质的,从外界招聘而来。“80%以上的老师就是山东本地人,其中济南的占大半。”一位烹饪专业的老师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
此外,短期培训的老师基本都是荣兰祥老家的人,“ 他用钱就能收买他们”,孔素英告知,副校长孙丽也是好多年以前蓝翔美容美发班毕业留校的。
“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走了,”蓝翔学生赵刚表示,“我们班也走了一些同学,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很多设备就当成摆设,老师不让碰,因为过快使用坏了,老师要负管理责任。”
在这方面,蓝翔制定了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比如,数控车工实习时,每件工件都需标注操作老师的工号和学员编号。此外,“ 零距离”就业管理也是一项对教职工的考核标准,就业率高就表明教师教学质量高。
“对老师的就业率考核要求是100%”,对此,孔素英也表示确实如此,“ 我还在学校的时候,教师有1500人左右,现在大概只有八九百人了”。
但在承诺的实习上,赵刚说,曾有一个假期老师安排好了实习,却临时取消了。
“这些制度都是荣兰祥一个人制定,”孔素英表示没有参与,“ 他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一直传言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这里作息时间虽然很严格,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格。
该学生介绍,按蓝翔的规定,学生每天6点起来跑步,一天8节课,每周就周日放假一天。寒暑假也是学校自己规定,一般都只有20天左右。
在放假出校时,每人都要班主任签一张批假条,“ 实际都是班长代签”,该学生觉得,“ 要放纵也是可以的”。
蓝翔技校周围,基本都是物流中心和建设用地,黄沙漫天,没有什么娱乐或者消费场所。“ 我们基本的娱乐消费都可以在学校解决,校内也有网吧,”赵刚告知,“ 超市、食堂都是老师认识的人,都在里面自己做承包,校长他们都不过问。所有校内的买卖都没有包给外面的人。”
“荣家的人都在里面上班,是拿工资的,”孔素英证实,“食堂、超市都交给他们做,我们每年会给他们一些钱。”
赵刚感觉,“ 这里的老师只是打工的,像员工。学校很多地方都荒废了,该换的设备也还在用。觉得现在学校的重心转移了,都在房地产等经营上,把挣钱放在首位,没有太核心的老师,教育已经跟不上了”。
“现在招生就是用各种方法让你进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他读高二那年想休学,村里有个认识的人在蓝翔当老师,就介绍他来蓝翔。“ 他们私下招到一个学生都是有提成的。”对这一点,孔素英也表示,确实是这样。
“在蓝翔待久了,整个人都很糙……”赵刚对这里的很多方面都感到无奈,“ 它曾经是不错的,但盛极一时之后总会衰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