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10日讯 从去年10月开始,拥有900多万人口的郑州,一个引发争议的指标任务被层层下发到各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内。
各个社区的基层医护人员被要求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这意味着,他们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这个任务被纳入卫生部门对社区医院的考评中,完不成会面临上级的督导。
对此,郑州市卫生局于昨日夜间做出书面回复,称他们进行重性精神病人筛查管理是依据国家卫计委文件进行的,“指标”指的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此“指标”是指导性的,并非强制。
寻找精神病人
去年12月,被认为“不能算是重性精神病人”的韩明(化名),被作为重性精神病指标的一员,登记在了患者排查名单中。韩明今年16岁,在家人看来,他只是有些自闭,不爱说话。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依据是,有居民报告韩明可能患有精神病。当韩明被登记造册之时,一场寻找精神病人的行动正在郑州市区的各个社区展开。其中,邻近郑州北环的北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华北、汇城等12个社区的登记工作。
根据2012年的统计,这12个社区总人口超过8万,依据2‰的比例,他们被要求完成筛查登记的重性精神病人数为164人。
为接近指标凑数
刘志晓很“幸运”,她所在的社区最终登记了约110个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但在丰产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片医时小琴负责的辖区超过3万人,她却只登记了20来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这显然与指标任务相差太远。
北林路社区的医护人员马培新找到韩明时,他的父母都不在家。马培新递了一颗糖去哄他,才问到了他的姓名,还拍了照片。
在马培新的排查档案中,非在管一栏中,还登记了一名空姐。这名病人只是从飞机舷梯摔下来后伤到了头部,容易忘事。“但是为了凑人数,我们还是将她写上了。”马培新说。南都 中新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