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副处与副厅
其实,公开晒家产的官员,最初是从最小的村官开始的——在中国,可以说没有比村委会主任更小的“官”了,这个职位甚至都不属于公务员编制范畴。
在南方周末记者所查到的公开资料里,第一个公开财产的是位“村官”,名叫许坤,他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白虎头村的民选村委会主任。
2008年当选村委会主任之后,35岁的许坤带领村民为土地拆迁纠纷,艰难斗争了近两年。正是在此期间,2009年4月,他在网络论坛发帖说,“带个头吧,趁我还是‘官’时公布自己的财产”。
在这个帖子里,他罗列了包括摩托艇、家电、存折、戒指、家具等总计四万元的19项家当。
许坤的用意,除了自证清白,也与当时的土地纠纷诉求有关。当时附在个人财产清单后面的,还有诸多当地的拆迁文件。
不过,此后两天,许坤就被开除党籍,一年多后因涉嫌非法经营的罪名被逮捕,后来获刑四年,现仍在服刑中。他的代理律师郑建伟称,虽然获刑时被指控的情节与此无关,但许坤公布个人财产等“出格”行为,不排除对此有影响。
这时候,新疆阿勒泰地区试点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正引发全国热议。迄今为止,阿勒泰的试点都是所有试点中“最彻底的”。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县处级及以下公务员都必须在网上申报财产状况,公众可以随时查看。这引起了媒体的蜂拥报道,也由此制造了近年里关于这项制度的一轮小热潮。
几乎在同一时期,另一位河南村官也晒出了家当,尽管他与许坤并不相识,也从不知晓许的事情。
这位村官叫侯俊卿,是河南省许昌下辖的长葛市坡胡镇侯庄村的村委会主任。他在博客上晒出了县城100平米的房子、存款、电脑、电视等等。
2008年时他为了解网络以帮助儿子戒除网瘾时学会了写博客,过去就喜欢舞文弄墨但罕获发表的侯俊卿,在博客上找到了“发表”的感觉,几年下来已写了近两千篇博客。
58岁的侯俊卿,不是“刺头”,而是政府的座上宾。他的前半生,主要是在国有和集体企业里工作,2008年当选村委会主任。
这一年,由于他积极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提供立法建议,被邀去省里参加新闻发布会,“和几位省里领导坐在一排”。更早之前,他还因为许昌打造旅游城市建言,被“市里接去开座谈会”。
侯俊卿说,自己的动因,来自“社会调研”──他把平日里和人们对时事的交流,都视为是自己的社会调研。调研结果是,不论农民、教师、工人,普遍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于是,在新闻里看到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方面的新闻后,他萌生了“带头公布”的念头。
有了想法后,他在家里纠结了半个月,“怕领导给穿小鞋”——在小学当老师的妻子一度也不赞成,担心对自己的考评有“负面影响”。
但决心最后战胜了顾虑。侯俊卿对自己说,“万马奔腾,必有一马当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没必要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就这样,他“心一横”,把写好的博客贴了出来,他给自己这个行为的价值,定义为“打响基层反腐第一枪”。
在他看来,这和自己过去积极建言人大、政府一样,是“为国排忧解难、为百姓造福”的一种方式。
“很多粉丝支持我,中国的、外国的都有,还有河南媒体、北京媒体、香港媒体都来找我采访,”侯俊卿说到这些,颇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