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各级法院破解维权难题 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量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1-18 10:48 http://www.mnw.cn/

  各级法院破解维权难题,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量

  专门化审判 全链条保护(法治聚焦·知识产权保护)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纲要》要求,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人合法权益。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破解维权难题,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盗版抄袭、恶意抢注、傍名牌……一段时间以来,侵害著作权、商标权等行为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挑战。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和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推动形成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的司法保护体制。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工作要求、公正司法、提升效能、深化改革四个方面,就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20条政策措施。

新变化

  涉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案件增加,诉讼标的额大幅提高,对新兴产业的保护力度加大

  在备受关注的红牛公司与泰国天丝公司“红牛”商标权权属一案中,最高法做出终审判决,驳回红牛公司“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红牛公司对红牛系列商标享有合法权利”的请求,明确泰国天丝公司为红牛系列商标的所有者。办案法官介绍,本案判决厘清了商标转让与商标许可使用的法律界限,平等保护中外商标权利人合法利益,明确传递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信号。

  “小i机器人”发明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锂电池保护芯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案、员工违反保密义务刑民交叉案、“乐高”侵犯著作权罪案……这些社会关注的案件入选最高法发布的“2020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据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林广海介绍,2020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618件,审结524387件,比2019年分别上升9.1%和10.2%,其中包括一批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案要案。

  最高法发布的第一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显示,人民法院切实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力度,依法保障种业创新者获得经济利益;依法加大刑事制裁力度,严惩涉种子犯罪行为;秉持有利于权利保护的司法理念,破解品种权侵权认定难问题;规范植物新品种申请行为,促进提高品种授权质量。2016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民事案件共计781件,年结案量从2016年66件上升到2020年252件。

  “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呈现三个新变化和新特点。一是涉及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的案件日渐增加,二是案件涉及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及相应的诉讼标的额大幅提高,三是国内与国外诉讼交织越来越密切。”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说,要深刻认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重要的内容,切实加强对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种源种业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面对新领域、新热点、新问题,《意见》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完善算法、商业方法和人工智能产出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合理确定新经济新业态主体法律责任,积极回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司法需求。

 新机制

  探索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提升审判质效、统一裁判尺度、推动司法改革

  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集信息化终端运用、同步圈画技术、AR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科技法庭引人注目。

  自2019年1月1日正式揭牌运行以来,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积极探索智慧法庭样板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法庭开展2000余次线上庭审,依托“人民法院送达平台”试用集约送达模式,累计发起1.7万余次电子送达,总送达成功率96.1%,平均周期0.36天,有效节约了司法成本。

  “2020年二审实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23天,其中,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21.5天,行政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30.7天。在法庭成立之前,地方高级法院同类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在1年左右,专门化审判缩短了审理周期。”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说。

  除了最高法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外,北京、广州、上海、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也先后挂牌成立。“各地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赢得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在提升审判质效、统一裁判尺度、推动司法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说,“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的影响力,开创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局面。”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高水平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工程,加强审判基础、体制机制和智慧法院建设。“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改革,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健全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说。

  新探索

  解决“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问题,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维权成本高、赔偿低问题,人民法院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去年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力度和对侵权行为惩治力度,加大对于知识产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行为的规制力度,防止滥用知识产权,推进知识产权诉讼诚信体系建设。

  近年来,为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侵权易发多发现象,最高法出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等司法政策,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为解决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等问题,最高法制定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完善证据提交、证据保全、司法鉴定等制度,健全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证据规则。明确掌握证据一方举证义务,明确证明妨碍和妨害证据保全法律后果,依法适当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引导当事人积极、主动、全面、诚实提供证据。

  目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知识产权司法理念与新时代新阶段要求还有差距,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司法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深入研究。为补齐这些短板,《意见》要求推动健全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优化知识产权管辖布局。此外,最高法还将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的诉讼规范,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制度。

  “人民法院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加强著作权和邻接权保护,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商标权保护,推动建设品牌强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维护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记者 徐 隽

原标题:各级法院破解维权难题 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量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国家林草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严重违
  • 民进中央原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宽
  •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 磁灶获 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 3天迎客18万人次 晋江苏垵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遮风挡雨惠民生 光伏发电助增收 英林镇柯 以创新科技与匠心设计护航 晋江品牌闪耀 特色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泉州糖果前三季度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 黑脸琵鹭连续五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