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动人口办准生证遇执行难 北京仍需原籍开证明

来源:闽南网 2012-12-10 10:1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res01_attpic_brief

  闽南网12月10日讯 国家计生委要求各地简化准生证办理流程,不得推诿拖延,婚育情况无法证明的,可依据承诺办理。而各地在执行中却千差万别,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组记者暗访,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以无用的“登记”应付计生委通知,办准生证仍需回老家开证明。

难产的“准生证”

  12月3日,一条来自国家计生委的消息引发媒体广泛转载。这条通知的本意,是降低“计划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等一系列证件的办理难度,但在传播时,大家却不约而同地盯住了“计划生育服务证”这一点——因为,对许多流动人口来说,这个俗称“准生证”的证件,实在是太难办了。

  “准生证”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最近几年,它实际上已经更名为“计划生育服务证”,可是办理过程中超乎想象的难度,却让更多的人依然愿意用“准生证”这个冷冰冰的名字称呼它。1个月前的11月9日,腾讯网“今日话题”制作了一期相关专题,几天内引来超过3万人留言,各种委屈愤怒不满意,全都因为这个难产的“准生证”。

  腾讯网评论频道主编刘彦伟和妻子都在北京工作,从北京回山西,又从山西到山东,来来回回,花费金钱和时间不说,最要命的是已经怀孕的妻子因为缺少准生证,一直没有医院接收。迫不得已,刘彦伟辗转托人,才算办下这个证。

  准生证,是个带有浓浓计划经济色彩的证件。在那个所有人都有单位、夫妻吵架都要找领导的年代,生孩子找单位开证明,然后领个准生证很容易。可现在中国的流动人口数以亿计,许多人在居住地没有单位,即便有单位,大多也不了解员工的婚育情况等隐私,婚育情况证明不好开;可是回到老家,户籍地的办事人员多年没见过本人,自然也不愿给开证明。没有那些证明,计生部门就不给办理生育服务证。母亲和孩子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

  “生育服务证”到底应该怎么办,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并无明确规定,各地在执行时也就千差万别。跑几千里地、盖十几个章还办不下来的情况并不罕见。上周,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的,居住地或者户籍地的计生部门,要实行“首接负责制”,不得推诿拖延;当事人无法到场的,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婚育情况实在无法证明的,可以依据当事人的承诺办理。这些措施,看上去真的很美,只是什么时候能贯彻下去,真的需要打个问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2002年的时候,全国流动人口一个亿多,现在是2.3亿,又增加了1个亿,增加的这部分人,多数是生育旺盛期,已婚的占了很大比例。生育服务证或者准生证发放的体制,没有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因为生育随时都可以发生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承诺,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而不是总是在研究、在制定措施。”

孩子上户口母亲要有上环证明?

  一位山东网友说,自己晚婚晚育,生下个儿子,各项手续齐全,但却在上户口的时候,被小孩妈妈落户的潍坊高密(莫言的家乡)告知,母亲要先上环,才能盖章上户口,这,又是哪一出呢?

  上户口竟然和上环扯上了关系,上周三,来自北京、河南等九省的13位女律师联合上书国家公安部、计生委,建议尊重女性,尊重公民的自主选择权,不要强制女性上环避孕,同时回归户籍的登记功能。

  让13位女律师感同身受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湖北、山东等地不断曝出的新生婴儿在登记户口时,要求出示妈妈的上环证明的新闻。

  在深圳打工的刘女士,老家在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孩子已经一岁多了,还没有报上户口也是因为没有办上环证。这一年里,她研究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户口登记条例》,也给当地市长信箱反映过情况。

  虽然有人给刘女士建议,开一个医院证明说自己不适合上环就可以给孩子报户口,但她并不打算这么做。她希望能等到当地政府取消这个不合理的规定。

  所谓上环就是宫内节育器,一个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以达到十几年,所以对计生部门来说这是一个简单、长效、容易控制的节育措施。在很多地方的计划生育条例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话: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妇,女方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然而,这种提倡到了一些计生办就变成了强制。

  上周,针对最近“入户须上环”的新闻报道,国家计生委明确表示,国家并无“上户先上环”的规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地方关于计划生育的考评中,上环率却是重要的一个。

  半个月前,《人民日报》在时评“准生证不该折腾人”中就提到,“随着社会流动趋势的加强,2亿多流动人口的庞大规模、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已经给人口计生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难题。”

  “变化来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本周的一纸通知,让人们看到改变的希望,但是,切切不可立即乐观,改变在现在还只是一纸条文,真正如何实施,效果怎样,是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需谨慎观察。在计划生育大的国策还未改变的今天,一纸简化办证的条文,还只是一点小小的变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语(央视《新闻周刊》)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践行回信精神 感恩奋进‘十五五’”福建
  • 学习规划建议每日问答丨如何理解“十五五”
  • 普京:28点新计划可能成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首届留学报国论坛在榕举行 周祖翼会见汤加国王图普六世 结的是科技成果,更是产业硕果 26金21银17铜 本届全运会福建省代表团创 福建省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传达学习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环境提升 福岭有福 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真诚服务获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