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现在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的期限越来越近,请问到时候能否如期实现全部人口脱贫?如何有效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谢谢。
庹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17次主持召开扶贫重要会议,25次开展扶贫调研。从2012年底到2016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
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没有退路。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坚决反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督查巡查制度,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总之,我们坚持一个“实”字,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谢谢!
香港TVB无线电视记者
十三大以来,中国一直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这个基础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正如您刚才所说,今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面还比较慢或者说不够快,有人说还不能满足一些现实需要,而且社会上出现一些问题。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这次十九大有没有一些重大的举措作回应?谢谢。
庹震
大家知道,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今后同样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就有60多项改革任务;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部署,提出190项改革举措;六中全会就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研究部署。
事实上,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为其他各领域改革深化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是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党和国家活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也不会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将在系统总结以往改革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和尚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对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坚定不移朝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前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