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安部: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系泄露公民信息源头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2-04-25 16:26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谈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邹伟、史竞男)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指挥下,北京、河北、山西等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行动。这是我国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的首次大规模专案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战果。

为什么要发起这一行动?取得了哪些战果?当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具有哪些危害和特点?如何进一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就这些问题,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违法犯罪猖獗 涉案信息来自多个部门

问: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场行动?当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整体形势怎样?

答: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逐渐普及的大背景下,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类违法犯罪日益突出,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泛滥,由此滋生的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绑架和非法讨债等犯罪花样翻新、屡打不绝,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响强烈。

对此,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依法坚决打击,积极回应百姓关切。2011年10月,公安部组织对此类犯罪开展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此类犯罪活动极为猖獗,犯罪网络覆盖全国,涉案信息内容包括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国土、工商、公安、民航等多个部门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多种下游犯罪的源头,危害十分严重。

一是严重危害国家信息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量应由国家机关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外泄,被非法买卖的个人信息内容包罗万象,令人触目惊心,对国家信息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二是极易引发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各种新型犯罪。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批量买卖和泄露,已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以及滋扰型“软暴力”等新型犯罪的根源。比如说,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屡打不绝,屡禁不止,未能有效封堵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源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与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黑恶犯罪合流,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各地已侦破的黑恶犯罪案件中,有的黑恶势力雇佣、组织社会闲散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开展“调查业务”,有的非法调查公司直接蜕变为黑恶犯罪组织。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王成同志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
  • 涉及上下班途中、居家工作等,这些情形可认
  • 高杲任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回应“民声”赢“掌声” 描绘“愿景”变 柯文哲低调复出,悄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 惠安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 驻日美军基地噪音扰民 法院判日本政府赔3 德国发布首个国家太空安全战略 欧盟发布新规划 推动建立“军事申根区” 美媒:白宫起草俄乌和谈“28点”新计划并 全国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落户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