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石井八旬翁理发63载:凭手艺养家糊口 见证发型转变

来源:泉州晚报 2015-07-26 09:5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凭手艺养家糊口 见证发型转变

石井八旬翁 理发63载

  老人从事理发已有63年

  八旬老人洪谊喜在简陋的店面内为村民理发

  在南安石井中宪第附近,有这样一间理发店,店主是今年已满80岁的洪谊喜老人。17岁时,他跟着父亲学剃头,63年来,他用这门手艺成家立业,养育4个子女,更见证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发型选择的转变。“儿女有各自的家庭,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他说,人老手艺还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许文龙 戴晓莹 文/图

古厝街边 八旬翁独守理发店

  坐落于南安石井延平东路的中宪第,是闽南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古厝附近,一处略显破败的店面挂着一块牌子“双喜理发店”。透过窗户往里望去,身材瘦小的洪谊喜正坐在凳子上,等待着顾客上门理发。

  说是店面,其实更像是一个临时搭盖的工棚,破旧的屋瓦不时漏下雨水,屋瓦下是一台布满灰尘的吊扇。墙面上挂着两面大镜子,其中一块已经裂开。镜子下,陈旧的工具台上放着剃刀、木梳、刮刀等工具。镜子前,一把木制坐椅显得斑驳沧桑,那是洪谊喜父亲留下的,年代久远。

子承父业 踏上63年剃头路

  洪谊喜的父亲也是一名剃头匠,17岁时,他拿起剃刀跟着父亲学理发。两年后,他学成出师,开始背着工具包,行走于周边的村庄,为村民理发。“当时小孩理发只要5分钱,大人1毛钱,一天下来也有1元多的收入。”他笑着说,当时猪肉一斤才6毛。

  24岁那年,他与其他剃头匠一样,按照国家要求,统一并入当地供销社,每个月能领26元的固定工资。20多年前,他离开供销社,在中宪第附近租了这个店面,一直经营至今。

  做了63年的剃头匠,他见证了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发型的变迁。最早时,他还帮一些老人打理清朝时留下的辫子头。不过多数时候,他都是给顾客理中规中矩的传统发型,早已跟不上如今年轻人变换发型的节奏。他曾经带过两个学徒,但对方都没有坚持下去。

仍愿坚持 不给子女添负担

  相比于如今理发店动辄数十元的收费标准,他理发的价格很亲民。“小孩5元,大人10元。”他说,现在来店里理发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主顾,也有一些小孩,一些在附近工厂打工的外地人也会光顾。有时,附近村庄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会让子女骑车载他上门剃头。生意好时,一天能理五六个人,有时天气不好,一个顾客都没有。

  虽然年事已高,但洪谊喜耳聪目明,身体还算硬朗。“子女都已成家,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他坦言,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一直理发下去。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左手历史,右手美食!在泉州这里吃顿饭,竟
  • 德化杨梅:以立体农业打通共同富裕新路子
  • 泉州:8岁女童反复腹痛 竟要定期输血维持生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何不同 3岁女童突然脱发 查出铊中毒 医生:毒性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 儿子高烧不退查出白血病妈妈一夜白头 一 省领导赴泉州调研 龙岩茶叶首次出口尼泊尔 张毅恭调研督导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