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台湾金光布袋戏南安献艺 五代木偶同台(图)

来源:南安商报 2014-12-11 16:1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酷炫的音乐响起后,舞台上冉冉升起数个身影,炭棒火花发出闪闪刺眼金光,五彩布巾狂舞、霓虹灯火环转,英雄剑客、喷火“火魔”、射箭豪杰、偶戏变脸……昨晚,市人民会堂广场热闹非凡,由台湾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带来的金光木偶戏正在上演。

昨晚,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在市人民会堂献艺。图为登台亮相的前四代木偶(从左至右),其中,第

昨晚,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在市人民会堂献艺。图为登台亮相的前四代木偶(从左至右),其中,第一代是传统木偶,二、三、四代是金光木偶。

  唱、念、做、打、射、喷……在台湾操偶师的手里,小小木偶一个个都变得“全能”,或笑或怒,或喜或悲,偶人们栩栩如生的表情让台下观众不时鼓掌欢呼。同时,操偶师还不时到观众中进行表演,小朋友纷纷奔上前去观看。

  听说人民会堂有来自台湾的金光布袋戏演出,溪美彭美社区84岁的林大爷早早就来占位,“现在的布袋戏跟小时候看的不太一样,现场音效更好,木偶又奇特,表演得很精彩啊”。

  台下,一名1岁多的小朋友边看表演,边手舞足蹈。她的父亲黄先生特地抱她来观看,“我已经连看了两场,感觉很有意思,各有特色。”他说,第一次看台湾金光布袋戏,感觉人物造型充满现代感,既能喷火又能变脸,非常酷炫。

  “金光布袋戏经百年发展演变,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为了让观众更深入了解,我这次特地带了一代至五代的木偶来表演。”台湾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团长林伯祥说。

  剧团此次带来的剧目是《南侠风云之玫瑰传说》,分上、下集,昨晚演出的是上集,今晚7时-9时将继续在人民会堂广场带来下集表演。(记者 卓晓熹)

本周,“东亚文化之都”南安文化展示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嘉义长义阁掌中剧团、高雄天宏园掌中剧团纷纷登台亮相,为南安市民带来视听盛宴。

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运用特效融入新元素创新传承金光布袋戏

“我们金光布袋戏与传统布袋戏有所不同,它更注重特效,在道具和灯光方面下工夫。”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团长林伯祥说。

“这次带来的剧目《南侠风云之玫瑰传说》就是这样的。”林伯祥说,这部武侠剧展示了金光布袋戏最精华的部分,运用了喷火、烟雾等声光特效,无论从人物造型、舞台布景、剧情故事、表演手法、声乐效果等方面,都给大家带来不同以往的艺术享受。

林伯祥表示,金光布袋戏是在传统布袋戏基础上进行创新、传承的,“如音乐融入西洋乐曲、布幕增加皮影戏、木偶学习川剧变脸等”。

他觉得,布袋戏若要持续发展,就要跟随时代步伐,融入新元素、适应市场需求。

“传统掌中木偶只有8寸9大(约0.27米),经过改进,现在有1尺2寸大(约0.4米)、3-4尺大(1米多以上)。”林伯祥说,他们现在发现观众更乐意接受能变大变小“百变”木偶。

去年12月,林伯祥加入台湾青年木偶联合发展交流协会。此次,在协会的牵线下,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来南安进行为期两天(10日-11日)的表演。

“这是第一次来南安演出。”林伯祥说,跟南安很有缘,他以前就独自来过10多次了。这次不一样,是第一次带团来表演。

林伯祥希望,以后两地能多多交流、互相学习。明年,台湾青年木偶联合发展交流协会计划走欧美线,“剧团将积极跟随走出去,参与更多国际文化交流”。

据悉,台湾掌中剧团有2000多个,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是台北地区民间庙会剧场最重要的布袋戏剧团之一。2005年9月参与台北市掌中戏会演,以《西游记之火焰山》获得“最佳文武场奖”、“最佳文场奖”及“最佳武场头手鼓”3个奖项。

嘉义长义阁掌中剧团坚持发扬传统布袋戏保留最原味技艺特质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南安演出,也是第一次带团到大陆演出。”长义阁掌中剧团团长黄锦章说。

“台湾布袋戏从刚开始都是传统的,然后到不完全传统,再到不断创新,经市场一轮轮淘汰,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各有特色。而我们剧团一直坚持传统。”黄锦章说,剧团历经三代传承,迄今已有近70年,保留着嘉义地区最原味的演出技艺与特质。

据了解,台湾传统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泉州、漳州,后传入台湾广为流传。

“20多岁时,我来泉州拜师学习,之后把一些理念带到台湾,融入传统布袋戏里。”黄锦章说,走出去的目的就是多看、多听、多学,吸收有用东西,不断创新传统布袋戏。

在他看来,泉州、漳州等地布袋戏保留传统性足、技艺佳。“在坚持传统文化方面,两岸可以互相学习切磋。”黄锦章表示。

黄锦章觉得,在传承台湾传统布袋戏方面,文武场乐师最稀缺。“笛子、二弦、大鼓、小锣、壳仔弦等,这些都是传统布袋戏配乐,目前会弹奏的人不多,出现断层。”

如今,他就在嘉义小学授课,做一名布袋戏老师。同时,剧团与台湾南华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民族音乐系学生,“今后,将实现‘一条龙’服务,从小培养孩子,让布袋戏得以传承”。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黄锦章希望推广赏析传统布袋戏,延续台湾传统布袋戏原有的演出形式与风格,“经历世代传承,我们一点一滴地收藏了百余件文物”。

在2012年,长义阁掌中剧团荣获台湾“无形资产保存——传统艺术类”荣誉。“全台湾就10个团获得该荣誉。”黄锦章说,他们是嘉义唯一获此殊荣的剧团。

高雄天宏园掌中剧团剧目内容尺寸坚持传统以表演手法细腻见长

“这次带来的《戏说国姓爷》是特地为南安观众准备的。”高雄天宏园掌中剧团团长叶势宏说。

“台北地区的布袋戏偏重传统锣鼓后场,表演手法细腻。”叶势宏说,他们剧团更是以此见长,力求表演更为精湛,木偶的举手投足、每个动作、每个台词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反复练习。

“学艺10多年,我至今仍在学习。”叶势宏说,他是台北小西园掌中剧团第三代传人,师从名师许王。

“剧团的传统不仅在于坚持木偶身长8寸9,还在于表演剧目。”叶势宏说,他们每年都会编排一部新剧,但剧目坚持传统内容,已连续10年被评为杰出团队。

“我们今年的新剧就是《戏说国姓爷》。”叶势宏说,原本他们准备在今年郑成功文化节来南安演出,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成行,“没想到这次能借文化周的机会,带给南安观众”。

叶势宏说,《戏说国姓爷》主要讲述郑成功在得知父亲郑芝龙降清后,在忠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留下家书,带兵退守金门,立誓不降。“希望学生们能喜欢。”叶势宏说,此次他们剧团主要进入南安校园,交流传统文化传承经验。

台湾高雄天宏园掌中剧团成立于1993年,至今已有21年历史,是台湾少数传统布袋戏剧团之一。剧团多次参与重要国际性木偶戏节演出,足迹遍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到过北京、泉州、厦门、漳州、澳门等地。(记者 卓晓熹 苏明明)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泉州永春:按下建设“加速键” 打造产业
  • 破解企业难题 永春推动“知产”向“资产”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向新而行,打造数字福建“升级版”​—— 石狮市职工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