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火的词莫过于“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4月8日上午,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新质南翼·新极未来”发展大会召开,大会特邀众多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关键节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蓄势待发构筑全新生态市场
“一代材料决定一代技术,一代技术引领一代产业”,新材料作为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战略地位也日益突出。
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研处处长、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喻学锋带来的《发力新材料 夯实新质生产力之基》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楼上楼下”、创新联合体、产业集群等3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模式,并分享了南安新质生产力育成中心先进产业的探索进程,期望依托该育成中心实现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南安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万亿级“低空经济+”新生态市场已蓄势待发,低空经济赛道火热,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呢?
“什么是低空经济?”主题分享伊始,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抛出了该话题,在他看来,低空经济就是85%的无人机+15%的有人机,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如果说2023年是深圳低空经济的发展元年,那么2024年就是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元年。”杨金才在《领航低空,创造无限——无人机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上,还介绍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加深,城市低空物流等正呈现出规模化和体系化的发展趋势。
“南安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具备对接全球市场的条件,我们将和南安携手共创低空经济美好未来。”在杨金才看来,南安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将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并在强链、补链、延链方面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大会上,中共南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倩宣布,首届南安无人机发展大会将于今年5月末6月初盛大举办,届时,行业百强企业将汇聚南安,共谋无人机发展未来。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明确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智造、未来服务、未来城市”六大领域的发展方向,将通过场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而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机器人产业更是迎来了升级换代的跨越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广,机器人行业该如何乘科技东风迎来市场爆发呢?
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孝发带来的《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战略》主题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创新发展的“晋江经验”,从传统制造业到科技创新产业的心路历程,林孝发认为,跨界、融合、创新是新智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是创新的关键,我们既要吸引全球产业尖端人才,又要创新创造分红机制。”随后,林孝发又进一步介绍了位于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的九牧集团全球总部的创新发展。据林孝发透露,九牧集团将斥资58亿元投建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让世界看到国货品牌不断成长和崛起背后的硬实力。
九牧的创新发展是南安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作为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核心区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主战场,南安主动融入全省和泉州市发展大局,科学重构“一带三组团”空间格局,依托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全国化合物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双轮驱动”效应,从引进行业链主到打造现代产业园区,再到布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截至目前,整个片区已达552家规上工业企业、超15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
据了解,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于2023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涵盖晋江市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英林镇、金井镇和南安市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等8个乡镇,面积605平方公里。
诚如喻学锋所讲,新材料等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大潮中的发展潜力巨大,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拥有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等新材料产学研基地,以及高分子材料科技产业园,他也希望,能同与会嘉宾一起,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触发共感共鸣,在这片热土上,一同探寻合作商机,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
(记者:李杨瑜 李想 通讯员:黄思炜 许楷林)